安顺:“三权”促“三变” 激活农村沉睡资源
来源:安顺市广播电视台    发布日期:2017年09月04日

       过去五年,我市在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进程中,积极探索“三权”改革路径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实招,盘活农村资源资产资金,建立农民增收成效机制,真正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推动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安顺特色的农村改革发展新路。

       当记者再次来到平坝区乐平镇塘约村的时候,村干部们正在和村民代表开会。现场还架设了一台摄像机,原来,央视七套的同行们已经在这里蹲点跟踪拍摄半个月了。
央视七套农业节目总编室导演 王雅龙
(同期声:我们也是研究了塘约的报道,发现塘约这块,最大的特点它就是村社一体的集体经济,这块还是发展得挺好的。我们也想通过这个片子把塘约的集体经济,就是村社一体的合作社,它是怎么运作的,给它报道出来。)
       塘约村能在短短的三年内从贫困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村民人均收入由3000元突破到万元,村集体经济也由不到4万元增加到来202万元,离不开该村抓住“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这个关键的牛鼻子,在村民自愿的基础上,按照“村社一体、合股联营”的方式,将七项农村产权进行确权登记,并鼓励村民以“资产”的形式流转入股,由村集体统一规划发展。
平坝区乐平镇塘约村党总支书记 左文学
(同期声:七权就是村民的林权、土地经营权、房屋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和村集体的水权、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所有权和我们村里的林权这“七权”。)
      
       通过测量、勘定的“确权”、颁证的“赋权”和交易的“易权”,进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巩固农村资源集体所有权的同时维护了农民土地承包权,放活了土地经营权。
平坝区乐平镇塘约村党总支书记 左文学
(同期声:农村不改革,没有出路;农业不向现代农业发展,更没有出路。所以既要提高农村的组织化程度,又要理顺农村的社会化管理关系,又要加大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顺应中央提出的供给侧的改革。)
       如今,全村实现了产业结构调整和规模化发展,全村的组织化和产业化随之焕然一新。过几天,村里新修建的蔬菜分拣中心和农业观光园也即将投入使用。
平坝区乐平镇塘约村党总支书记 左文学
(同期声:我们这个村四千多亩土地,我们这个农业,我们只有走蔬菜集中分拣、净菜包装、冷链物流,走好这个环节,你才能够提高、提升附加值。)
       塘约村通过以“三权”促“三变”改革为抓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积极探索,大胆创新,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改革推动、合股联营、村民自治”的新时期脱贫攻坚“塘约道路”。不仅得到中央领导人的充分肯定,省十二次党代会更是把“塘约经验”正式写入报告中。
市委副秘书长 市委政研室主任 市委改革办主任 罗吉红
(同期声:“三权促三变”改革激活了农村沉睡的资源,激活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激活了农村规模化经营的规模。它土地相对集中,产业规模相对扩大,资金力量人员相对集中。我们通常说的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对我们农村进行适度规模化经营,抢占市场,提高农业效益是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今年三月,市委出台了全面推广“塘约经验”,促进脱贫攻坚的意见,要求全市1007个行政村都推广学习“塘约经验”,抓三权促三变改革工作。各县区也在学习推广中通过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让所有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的新局面。
市委副秘书长 市委政研室主任 市委改革办主任 罗吉红
(同期声:比如说我们普定县,推行“一村一公司”,基本实现了全覆盖;我们西秀区推广“菜单式”扶贫,在农村也取到很好的效果;关岭自治县抓“关岭牛”发展计划,努力实现家家有产业,户户有增收,人人脱贫的目标。目前全市这块工作推广势头比较好,下一步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将进一步地跟踪这些工作,配合其他部门把相关的督促工作进一步做好。)
安顺台 周全 章爽爽 聂鹏报道
 

上一篇:市妇幼保健院成为半岛妇女儿童医学联盟常务理事单位

下一篇:旧州浪塘:旅游业加种植业助力脱贫攻坚

视频点播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