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瞰黔景·桥景共生|盘点贵州世界桥梁之最
来源:贵州日报报刊社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27日

编者按:

以世界级桥梁集群为笔墨,以喀斯特山水为画纸,贵州正书写着“桥景共生”的文旅新篇。

当桥梁从交通载体升级为文旅资源,从单一观景到场景拓展,再迭代为全域融合。贵州桥旅融合从早期坝陵河大桥的观光尝试,到平塘大桥天空之桥服务区“交通+服务+旅游”的融合,再到即将通车的花江峡谷大桥实现“桥、景、文、旅”的深度整合……一幅幅“桥与山水共生”的多彩画卷正徐徐铺展。

从桥到旅,桥旅相融,贵州桥旅融合的三次跨越式发展——1.0时代突破交通设施单一功能,2.0时代重构服务区空间价值,3.0时代实现桥梁与非遗、地质、体育等多元要素的系统整合。

这种“高桥+”的文旅新玩法,让黔贵大地上的桥梁矩阵变得“可游可赏可玩”,一座座高桥飞越两岸,成为云端上的风景线,它们既是跨越天堑的通道,更构筑起云端漫步、凌空观瀑、体验酷玩等沉浸式文旅场景,让贵州独特的世界级名片越擦越亮。

微信图片_20250927082542.jpg

在贵州,桥梁不只是跨越天堑的通道,它们本身就是风景。山是画框,桥是画中流动的笔触;水为镜面,桥是倒影里挺拔的身姿。如今,这片土地上已诞生超过3.2万座桥梁,世界高桥前100名中,近一半都坐落于贵州。“世界桥梁看中国,中国桥梁看贵州”,是贵州派向世界的一张名片。每一次“桥见”,都是一次与高度、与美学、与人类智慧的相遇。

花江峡谷大桥:横竖都是世界第一

微信图片_20250926172450_2614_82.jpg

花江峡谷大桥。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吴蔚 摄

花江峡谷大桥堪称中国桥梁工程的又一力作,以其625米的桥面距水面高度和1420米的主跨跨度,双双摘得“世界第一”的桂冠,是名副其实的“横竖”都是世界第一的超级工程。

花江峡谷大桥是六枝至安龙高速控制性工程,位于关岭自治县与贞丰县交界处,横跨被称为“地球裂缝”的花江大峡谷。建设者攻克了峡谷强风、复杂地质等难题,在抗风设计、高空施工等领域实现了多项技术突破,获得授权专利21项。

花江峡谷大桥也是贵州省推进桥旅融合发展的新典范。大桥通车后,两岸通行时间从2小时缩短至2分钟,并将打造集桥梁观光、运动体验和旅游服务为一体的桥旅融合综合体。

杭瑞高速北盘江大桥:刚刚被超越变为世界第二高桥

17587305338386_a.jpg

北盘江大桥。杨通富摄

北盘江大桥曾以565米的桥面至江面垂直距离,被誉为“世界最高桥梁”,并于2018年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如今,其高度已被花江峡谷大桥超越,但其建设的艰难与技术的创新依然令人难忘。

北盘江大桥是杭瑞高速贵州与云南段的跨界工程,东接贵州六盘水市水城区都格镇,西连云南曲靖市宣威市。大桥建于喀斯特地貌山区,设计团队创新性地采用了主梁纵移悬拼技术和顶推施工工艺,有效解决了山区峡谷桥梁修建的难题。

北盘江大桥的建成,使得云南宣威至贵州的车程由原来的4小时缩短至1小时之内,促进了云贵两省的交通往来和经济联系。

平塘大桥:世界第一高桥塔

17587305361578_a.jpg

平塘大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青 摄

平塘大桥以332米高的桥塔,创下“最高混凝土桥塔”世界纪录。三个主塔外形均采用“贵州小蛮腰+钻石型空间结构”设计理念,独特的桥型与青山绿水的喀斯特地貌相得益彰,被誉为“天空之桥”。

平塘大桥是贵州省平塘至罗甸高速的控制性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大桥建设者采用了钢梁整节段纵移转体悬拼工艺,此为国内首创。

平塘大桥的建成通车,将平塘到罗甸的行车时间从2个半小时缩短至1小时。此外,贵州还以该桥为依托,推出了首个桥旅融合观光园——天空之桥服务区,服务区内配套修建了桥梁博物馆和观景酒店。

鸭池河大桥:世界跨径最大钢桁梁斜拉桥

17587305407003_副本.jpg

鸭池河大桥。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刘青 摄

鸭池河大桥以其800米的主跨,成为世界最大跨径的钢桁梁斜拉桥。从空中俯瞰,大桥犹如一条红色的丝带,将两岸连接在一起。

鸭池河大桥位于黔西市与清镇市交界处,跨越鸭池河,是贵阳至黔西高速的重要节点工程。大桥全长1450米,于2016年通车运营。

大桥飞架于高山之巅,横跨鸭池河,与周围的青山绿水相得益彰。从大桥上可以俯瞰下游的东风水电站大坝以及乌江源百里画廊景区的壮丽景色,引得无数游客前来打卡。

坝陵河大桥:首座山区千米级钢桁梁悬索桥

17587305518071_副本.jpg

坝陵河大桥。燕春贵摄

坝陵河大桥全长2237米,主跨1088米,是世界上首座山区跨峡谷千米级跨径桥梁。大桥位于安顺市,在沪昆高速镇宁至胜境关段上。

坝陵河大桥不仅是交通运输的通道,还成为了国内少有的可以进入内部旅游观光的大桥。桥上建有观光通道,拥有经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的、以370米高度保持纪录的世界最高商业蹦极设施。

桥下还建有贵州省第一座以桥梁为主体的博物馆——贵州省坝陵河桥梁博物馆,成为游客了解桥梁知识的重要场所。

水盘高速北盘江大桥:世界跨径最大钢筋混凝土梁桥

17587305606808_a.jpg

北盘江大桥。聂康摄

水盘高速北盘江大桥位于六盘水市水城区发耳镇和营盘乡交界处,桥长1261米,墩高170米。

2013年,水盘高速北盘江大桥建成,这座跨径290米的预应力混凝土空腹式连续刚构桥,结构形式为当时世界首创。

设计团队创新研发了空腹式连续刚构新桥型,建立了该新桥型主要设计参数的合理取值范围、方法,拓展了连续刚构桥的适用范围,填补了桥梁史上跨径在200至400米之间缺乏经济适用桥型的空白,促进了我国桥梁技术发展。

六枝大桥:多项指标居同类桥梁世界第一

IMG_20250926_150542.jpg

六枝大桥。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刘青 摄

六枝大桥坐落于乌蒙山腹地,横跨深邃的六枝大峡谷,将昔日被群山阻隔的城镇紧紧相连。作为纳晴高速关键控制性工程,六枝大桥主桥长1292米,主跨径320米,最大墩高196米。主桥墩高度、单跨跨径、主桥长3项指标在同类型桥梁中均居世界第一,主桥更是世界上首次采用了五跨预应力混凝土空腹式连续刚构梁结构形式。

六枝大桥融合了3种桥梁工艺的精髓,创造了“一桥三工艺”的施工奇迹,融合了拱桥、斜拉桥和连续刚构桥三种工艺。这种“一桥三工艺”的创新,最大限度地适应了当地地形,也为空腹式刚构桥施工技术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江界河大桥:世界跨径最大的桁式组合拱桥

IMG_20250926_150512.jpg

江界河大桥。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刘青 摄

江界河大桥位于瓮安县境内,飞越水流湍急的江界河峡谷。20世纪80年代,贵州首创桁式组合拱桥,并于1995年在乌江天险上建成主跨径330米的江界河大桥,是当时世界最大跨径的混凝土桁式组合拱桥。该桥先后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优工程)。

在缺乏先例可循的20世纪90年代,江界河大桥的建设者大胆采用桁式组合拱桥结构,在桥梁桁架结构的关键部位,创新采用了空心节点技术,既保证了受力要求,又减轻了自重和吊重。在结构设计和工艺手法上,实现了多项突破与创新。

花鱼洞大桥:荣获古斯塔夫斯·林德撒尔奖

17587305656101_a.jpg

花鱼洞大桥。乔啟明摄

花鱼洞大桥虽然全长仅270米,主跨180米,体量不大,却在2022年获得第39届国际桥梁大会“古斯塔夫·林德撒尔奖”,该奖被誉为桥梁界的“诺贝尔奖”。

花鱼洞大桥的获奖,关键在于其体现了“小而美”的哲学,将环保理念、美学设计和创新工艺完美融合。与其他桥梁不同,花鱼洞大桥是一座由旧桥改造出来的新桥,它创新性地运用了“旧桥建新桥,新桥拆旧桥”的施工方法,大量使用了环保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红枫湖水体及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上一篇:桥瞰黔景·世代通达|天堑变通途的史诗

下一篇:2025多彩贵州·第十八届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系列活动安顺文旅推介会举行

视频点播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