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喀斯特的超级高铁!盘兴高铁桥隧比近91%刷新贵州高铁纪录
来源:天眼新闻    发布日期:2025年11月25日

DC628943130CF58AC837A2146BB703E0.jpg

11月25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盘兴高铁一路穿过云贵高原低中山区域,最大坡度达30‰、桥隧比近91%,刷新了贵州高铁纪录。


盘兴高铁修建于贵州西南山区“地质博物馆”当中,沿线途经喀斯特地貌发育区,面临岩溶、危岩落石、高陡边坡等一系列工程设计难题。


微信图片_20251125101847_44_2178.jpg

为克服地形地貌的难题,让“钢铁巨龙”平稳飞驰。针对岩溶隧道施工,在线路纵断面设计上突破常规,采用“V”型+“人”字的纵坡形式,在最低点利用隧道横洞排水,有效解决了岩溶隧道排水的问题;针对深路堑、高边坡、软土等特殊地质难题,综合运用抗滑桩、CFG桩、旋喷桩、挡墙等多种工程处治技术,确保了路基稳定与安全。这套地质灾害综合防治“组合拳”,既保障了盘兴高铁的平稳运行,更为山区高铁建设积累了宝贵的“贵州经验”。


盘兴高铁一路穿过云贵高原低中山区域,最大坡度达30‰、桥隧比近91%。建设中采取“短进尺、快循环;弱爆破、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稳推进”的方式,在I级风险妥乐隧道稳妥应对各种不良地质,在南昆铁路、威红铁路底下分别修建兴丰村二号隧道和保田隧道。


10月20日,盘兴高铁55934次运行试验列车从兴义南站出站。 (8)_副本.jpg

10月20日,盘兴高铁55934次运行试验列车从兴义南站出站。


为解决穿越山川峡谷的难题,让“钢铁巨龙”畅行无阻。在海子河1号特大桥施工中,通过给梁体“称重”、提前试转等方式,在既有威红铁路有限空闲时间内进行了桥梁精准转体。研发JQSD900架桥机等智能装备,有效破解了30‰的“贵州铁路第一坡”难题。创新采用最优的CRTS双块式无砟轨道科研试用于盘兴高铁,为国家后续重大铁路工程技术储备做出了积极贡献。


为解决保护绿水青山的难题,让“钢铁巨龙”穿金戴银。盘兴高铁沿线千山万水、风景秀丽,通过分析环境影响、优化选线方案,成功绕避了马岭河大峡谷、妥乐古银杏等风景名胜区。通过科学复垦,利用大型机械对高低不平的渣土进行分层整平,覆土后形成连片梯田,成为了“绿色基建”的典范。此外,将铁路工程弃渣转化为耕地资源,通过种植烟叶、南瓜等高附加经济作物,成为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在兴义南站站房建设上融合万峰林奇景,采用“山水长卷”的设计思路,展现地方生态特色。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上一篇:定了!盘兴高铁将于11月28日建成通车

下一篇:规模最大!第二十七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开建

视频点播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