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褶皱之间的世界第一高桥
来源:天眼新闻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11日

微信图片_20250929122421_2101_209.png

如果桥梁会说话,贵州大概是全世界最喧哗的地方。


3万多座桥梁在这里扎堆,全球最高桥前100名中,贵州占了近半席位,并包揽前3名。


若将视角升至苍穹,一幕更为壮阔的图景徐徐展开——连绵的峰林与深渊之间,3万余座桥梁如针线般穿梭,将大地的裂痕逐一“缝合”。古人笔下“沸声如雷”“望洋兴叹”的天堑,如今只需几分钟便可飞跃。


“世界桥梁看中国,中国桥梁看贵州。”贵州已然成为一座露天的桥梁实景博物馆,悬索桥、斜拉桥、拱桥、梁桥……各种桥型,在这里似乎都能找到堪称范本的杰作。


IMG_20250916_124848_副本.jpg

从花江峡谷大桥上可以看到峡谷的景貌。(图/祝庆庆)


为何一定是贵州?答案藏于大地褶皱之间。


长江与珠江在贵州交锋亿万年,切割出深谷、天坑、地缝,也留下了“地无三尺平”的宿命。


这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


山峦叠嶂,望山跑死马。“山的那边是什么?”小孩都会这样追问。


早在南宋,贵州人便建起本土现存最早桥梁普济桥,希望开启跨越山河的征程。


真正的转折发生在现代。即便人员匮乏、技术落后,1959年12月,花溪松柏山桥以40米主跨的成绩,成为当时国内最大跨径的石拱桥,记录着“改写命运”的决心,也锚定了贵州现代桥梁的新起点。


地表是刀刃般的峰丛,地下是迷宫般的暗河。这样的环境下,如何修建道路和桥梁?贵州人偏要当“解题高手”——


山拦路?世界首座山区峡谷千米级跨径桥梁坝陵河大桥,硬把1小时山路缩成4分钟。


谷太深?平塘大桥是在群峰间立起332米的世界最高混凝土桥塔。


崇山峻岭?鸭池河大桥主跨800米,如一道钢铁长虹横跨奔流不息的河流,是世界最大跨径钢桁梁斜拉桥。


花鱼洞大桥等4座贵州桥梁斩获有桥梁界诺贝尔奖之称的古斯塔夫·林德撒尔奖。


更了不起的是,贵州桥梁还在不断超越自己。


曾以565.4米桥面高度问鼎“世界第一高桥”的杭瑞高速北盘江大桥,如今迎来更具突破性的继任者——花江峡谷大桥。


六枝至安龙高速公路是贵州中西部的纵向大通道,是区域发展中非常重要的经济大动脉。而花江大峡谷阻断了通道,且无法避绕。


建桥,唯一选择。峡谷,非跨不可。


花江峡谷大桥生长在“地球裂缝”花江大峡谷之上。625米——成为新的“世界第一高桥”;1420米——是“山区桥梁跨径之最”。


微信图片_20250929123321_82_244.jpg

花江峡谷大桥架设在峡谷与风景之间。(图/刘朝富)


在贵州桥梁博物馆的众多“藏品”中,这个超级工程坐稳了“镇馆之宝”的位置。“我们不是冲着世界第一去的,而是设计和建造过程中不断遇到问题,在不断解决问题中,成了世界第一。”


垂直的崖壁如同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复杂的山体地貌让桥梁建设充满了未知和挑战,峡谷风、大幅度跨径……倒逼着建设者们不断创新突破,设计出挑战极限的桥梁结构方案。


“横竖都是第一”,最关键的“灵魂”便是科技之光。


读懂了“风”的语言,构建了多维立体的抗风屏障;采用全球首创的“智慧缆索”技术,为不可更换的“筋骨”植入了一套神经感知系统;在混凝土浇筑中,自主研发智能温控系统;就地取材,用废石打碎制成的机制砂;整合智能技术的“数字大脑”,即“数字桥梁”平台……目前,这座大桥已获得授权专利21项,多项技术成果被纳入国家桥梁建设标准。


一桥飞架,跨越天堑。两岸通行时间从2小时变为2分钟,打开了山门的钥匙,体现了贵州人“遇山架桥”的发展智慧,铺就了通向未来的康庄大道。


当3万多座桥连成路,曾经困住人们的山河,反而成了最震撼的展台。当大桥飞架群山峡谷,曾经“地无三尺平”的贵州,正阔步走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征途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上一篇:《贵州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修订有三方面的考量

下一篇:激发科技创新活力!《贵州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全面修订

视频点播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