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全国多地持续被高温笼罩,而西秀区双堡镇大坝村却因凉爽气候和宜居环境,成了“候鸟型”旅居客的夏日“栖息地”。一批又一批来自湖南、重庆、四川等高温地区的游客,带着行囊奔赴而来,与这个山村定下一场为期数月的清凉之约。
清晨,走进西秀区双堡镇大坝村,来自湖南长沙的黄大姐正在院子里采摘自己种的紫苏叶,准备当作一会儿炒菜吃,在湖南人心里,紫苏早就不只是调味料。而是刻进DNA的紫苏情结,也是湖南人的乡愁开关。黄阿姨六年前经朋友推荐住到大坝村,之后每年夏季都把大坝村作为避暑“迁徙地”,早就把这里当成了“第二个家”。
湖南长沙游客 黄天俐:我们大概是19年就第一次来到这里。来到这个双堡大坝村以后,感觉这里不错,环境也好。这个物价也相对城市来说也比较便宜。特别是这里的这个村民很友善,像到了自己家一样的。然后第二年就接着来了。然后就把朋友,亲戚,同事,同学就是一个一个慢慢的都都带过来了。以前这个大坝这个路上晚上散步还没这么多人。现在到了傍晚吃完饭以后马路上都是讲长沙话的避暑的游客。所以他们戏称这里是长沙村。可以说是第二个故乡了。
与此同时,一群来自四川、江西等地的铁路系统的退休职工再次相聚于大坝,开启了他们一年一度的休养时光。除了宜居的环境,周边丰富的旅游资源也成为吸引大家的重要原因。
四川成都游客 赵晓萍:从19年开始就来这里,这里的气候比较好好,周边那个旅游景区也挺挺多的,比如说安顺的那个什么黄果树、龙宫洞这些,饮食也还是可以,小吃也不错。每年我们都来,大概有三四十人吧。然后就基本上是从7月1号到9月1号以后,住上一两个月。住到那个上面那个柴火鸡家,然后伙食是可以的,早上起来一般都走走一走,然后吃完饭再走一走,完了以后就是大家一起聊聊天,打打麻将。
赵大姐提到的居住的柴火鸡家便是村里的泽英农家酒店。来到酒店门前院坝,只见几位住客们围坐在一块,店主刘泽英正手把手教他们将晒过的红椒编织成串。
泽英农家酒店负责人 刘泽英:我们做了十多年了,他们以前来这里玩的时候,我们家是做农家乐,他们是来看荷花,看荷花的就来我们家吃饭、打麻将、娱乐。时间长了我们相处好,都像一家人一样。就全部都在这里玩起,玩起感情后他们经常都来,我们把农家乐搞成住宿了,现在有90多人了。
近些年来,大坝村村民们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舒适的人居环境和完善的基础设施,用自家的房屋办起了民宿,逐渐成为不少来安避暑旅居客的首选。
住在泽英农家酒店的黄继民今年71岁,这已是他连续第4年到大坝村避暑旅居。4年来,只要暑假来临,他就会和家人来安顺待一阵子,最长一次待了3个月。由于曾患中风,所以格外看重康养环境的黄继民一来到大坝就当即决定住下来。
湖南长沙游客 黄继民:我们这边的环境是非常的优美啊,到处都是青山,看的眼睛都舒服。然后这里的负氧离子比其他的地方省份的要高。我们有个朋友,他在这测过,这负氧离子也查了一下。这个地方,安顺大坝是2万多,所以整体这个地方是非常的好,非常的舒服。你们看这些我们住的后面,这个是青山。我们呼吸的都是这个大自然,最贴近大自然的。
4年间,黄继民也陆陆续续介绍了更多家人、朋友等来大坝避暑旅居,共享这份清凉。
目前大坝村里的民宿全部客满,800多位旅居客中,八成以上是“回头客”。这些“候鸟”们不仅在村里享受清凉,还会约着去周边游玩,去得最多的就是步行就能到的榕昕牧场游玩顺便购买鲜牛奶。
榕昕集团董事长 黄绍军:周边过来旅游的,很多很多的长沙的,包括重庆的避暑的客人。都是非常愿意到这个地方来,因为能喝到新鲜的牛奶。每天从牧场到餐桌,口感非常甜。牛奶的味道非常好。这个地方它现在一天就光在一个牧场里面,不算外面。它的一天的销售额是2到3万块钱。你如果说我们的客人不愿意过来拿,我们可以送过去。
大坝村能成为避暑旅居热门地,离不开其多年来的发展建设。近十年来,大坝村在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生态系统保护和农业产业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村里大力发展金刺梨种植,引进青岛榕昕集团建成生态牧场等。增加游客体验感。
目前在大坝村,村民利用闲置房舍发展农家乐15家、农家旅馆30家、小型超市6家,真正实现了“接二连三”三产融合发展。据统计,2024年大坝村游客接待量1万余人次,通过旅游产业帮助村民增收300万余元。
西秀区双堡镇大坝村委会委员 王江平:随着来避暑的人越来越多,我们这个名声越来越响亮。我们也在讨论,就是在外面去打工这部分人的这空房子,我们把它利用起来,让去打工的人这房子产生到一定的经济价值。让他这房子有租金,都是不空闲,也能承接更多的游客来入住,我们大巴村的这避暑产业越来越好。
未来,大坝村也将不断丰富旅游业态,做好“旅游+”文章,拓展体验游、养生游、文化游等旅游项目,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将绿水青山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发展动能。
记者:皮凌霞
编辑:牟庆义
责编:丁世飞
编审:刘曾山
下一篇:乡村工匠:匠心赋能 巧手生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