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时代,数据的海量增长,带来了更高的算力需求,看不见摸不着的算力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全新生产力,智能算力水平也已成为国家智能化、数字化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
贵阳贵安作为八大国家算力枢纽节点贵州枢纽的核心区以及十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之一,凭借对数字经济高度的重视和极强的前瞻性,在智算领域早早落子、提前布局。自2013年开建第一个数据中心以来,贵阳贵安精耕细作、厚积薄发,率先推动数据中心由存储中心加快向“存算一体、智算优先”转变。如今,算力作为新质生产力正持续为贵阳贵安高质量发展注入磅礴动力。
俯瞰华为云贵安数据中心
抢占先机
全力打造最强智算基地
8月,作为国家“东数西算”工程重要节点,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贵州)主枢纽中心项目建设与运营持续提速。项目主算力基地机房内,服务器指示灯不停闪烁,海量数据通过光纤流转,为社会数字经济运行提供坚实算力支撑。据介绍,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完成超57%投资进度,建成116P高性能智算中心与50PB非结构化数据存储平台,上电机柜595架,投运至今已服务教育、金融、医疗、互联网等行业超60家高校及企业,提供大模型训练、推理部署、计算机视觉及医疗影像分析等定制化服务,签约订单总额突破1.55亿元。
在中国电信云计算贵州信息园,大量算力正从这里输出,服务全国。据介绍,作为贵安新区第一家启动建设、第一家运营投产的数据中心,中国电信云计算贵州信息园自建成投用以来,截至今年6月,机架规模增长12倍达1.4万架,服务器数量激增700倍至12万台,出省带宽扩容180倍至18T,已成为集通算、智算、超算于一体的超大型绿色数据中心。信息园内的贵安超算中心自2020年12月31日启动运行以来,已累计为全国50多家科研机构、院校、企业提供超3000次算力服务,超算中心服务器平均使用率达80%以上。
时间回到2013年,当数据中心还没有成为“热词”,贵阳贵安就已落子布局。当年10月,中国电信云计算贵州信息园项目率先在贵安新区开工建设,两个月后,中国联通(贵安)云计算基地和中国移动(贵州)数据中心相继开工,揭开了贵阳贵安数据中心建设的大幕。
此后,将数据中心建在贵州,成为不少全球顶尖企业不约而同的选择。除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数据中心,苹果、华为、腾讯等一大批全球行业龙头的数据中心、灾备中心,以及中国人民银行清算数据中心、市场监管总局数据备份中心、水利部南方数据灾备中心、公安部刑专数据中心、公安部一所身份数据中心、南方电网数据备份中心、教育部灾备数据中心、建行数据中心等也陆续签约落地贵阳贵安。
数据统计显示,截至今年6月,贵阳贵安已累计引进大型及以上数据(算力)中心26个,智算占比超98%,已成为全国算力规模最大、智算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
察势者明,趋势者智,驭势者独步天下。早早洞悉“数据”要素的重要性,贵阳贵安主动拥抱数字经济时代,顺势而为、落子争先,为抢占智算赛道赢得了发展先机。据悉,下一步,贵阳贵安将不断加强算力供给和服务能力,持续打造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力争建成享誉全球的智算高地。
算力澎湃
化先发优势为产业竞争优势
海量数据的汇聚,也让贵阳贵安的数字产业化拥有了无限生机和可能。
基于拥有海量数据的优势,近年来,贵阳贵安大力发展云服务、信创和数据要素流通“一主两特”重点产业,全力做大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嵌入式软件、应用软件,做优软服业结构、做大软服业规模,软服业发展一片欣欣向荣。
在贵阳市第六医院,医生刘涛轻点屏幕输入患者症状,“39AI医生”瞬间生成规范问诊路径和诊断建议,这一幕已在贵阳186家基层医疗机构上演42万次。“‘39AI医生’能够解决百姓日常生活中大多数的医学问答、健康科普、健康管理等相关问题。”朗玛信息总裁助理李笑凡说。目前,贵阳18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已全面接入“39AI医生”,1650名基层医生可以免费使用账号。“互联网医疗的本质是提升服务可及性,AI让这个目标更近了。”李笑凡说。
在贵阳中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工业化4.0大数据中心,宽阔的“5G数字工厂”看板上,实时更新的厂区环境、生产情况、销售情况等各类信息一目了然。在5G+AI的帮助下,工厂的设备、管理、环境等都得到了智能化提升,自运行以来,经营成本节约了50%。
2025年,《哪吒之魔童闹海》以超150亿元票房成为一部现象级影片。这部电影中有超40%的特效镜头由贵安超算中心提供渲染算力保障。近年来,贵安超算中心通过开展影视“东数西渲”服务,已成为中国南方最大影视剧制作渲染算力服务中心之一,累计为《哪吒之魔童闹海》《流浪地球2》《三体》等150余部影视大作提供渲染支撑。
贵阳大数据科创城是贵阳贵安发展软服业的重要平台。中软国际是首家入驻大科城的合作伙伴,目前,该企业本地人员规模达800人,年度营收超5000万元。截至6月30日,大科城已累计招引集聚企业1064家,其中大数据企业占比超65%。
如今,贵阳贵安已实现从“机房经济”向“存算一体、智算优先”的华丽转身,算力深度融入生产生活,转化为生产力、发展力和经济增长动能。贵阳贵安聚焦“算力+产业”,积极打造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的典型经验做法也获得了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
创新驱动
保障体系日益完备数据交易空前活跃
创新驱动发展。围绕算力这个全新赛道,贵阳贵安先行先试,在制度创新、市场探索方面形成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好做法、好经验。
8月1日,《贵阳市算力产业促进条例》正式施行。《条例》的出台,标志着贵阳贵安数字经济发展步入法治护航新时代。针对国家层面尚未明确“算力产业”定义的空白,《条例》立足贵阳实际,结合行业专家、企业代表意见建议,首次以地方性法规形式明确“算力产业”内涵,并涵盖了“算力基础设施建设、软硬件研发制造、技术创新、服务应用及安全保障”等全链条体系,为算力产业系统性、规模化发展提供了清晰指引。可以预见,《条例》的施行,将有力保障贵阳贵安算力产业依法有序发展,为贵阳贵安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法治基础。
在制度探索方面,贵阳贵安还出台了首席数据官制度,印发《贵阳市贵安新区首席数据官制度实施方案》,从市级、区级、部门、企业四个层面和首席数据官、首席数据执行官、部门首席数据官、数据专员四个维度建立体系完备的贵阳贵安数据资源管理制度,解决数据孤岛问题,打破数据资源及开发的碎片化模式,形成整体联动、高效协同、安全可控的数据治理强大合力,自上而下体系化推动贵阳贵安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激发数据要素潜力,释放数据要素红利。为进一步促进公共数据开发利用,贵阳贵安还积极开展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探索实践,按照省市政务数据一体化要求,出台《贵阳市公共数据资源授权开发利用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统一授权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按照“一场景一申请”“一需求一审核”“一场景一协议”“一模型一审定”原则对贵阳市政务数据进行开发利用。
确权难、定价难、监管难,一直以来是制约数据流通交易的几大难点。打造一个“安全有序、制度完善”的数据交易体系,是贵阳锚定数字经济发展以来孜孜以求的目标。
近年来,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平台通过开展政策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先后破解了数据要素确权、数据交易定价、数据合规审查、数据交易激励四大难题。2022年4月,交易所创新建立了全国首个官方“气象数据专区”,为气象数据流通交易提供优质的交易环境和载体,以规范气象数据统一出口,统一流程,实现合规交易;同年8月,交易所再接再厉,上线了“电力专区”,产品体系包括标准化电力数据产品、场景化电力数据产品、电力数据体验样例、电力数据算力产品等4大类共计28个产品及电力数据权威验真服务1个特色服务。2022年以来,交易所还相继发布了全国首套数据交易规则体系,上线全国首个数据产品交易价格计算器,成为全国首个数据要素登记OID(对象标识符)行业节点,为数据确权、定价、监管提供了标准化解决方案。截至目前,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已登记主体7789个、登记要素4069项,吸引全国1011家数据商入驻,成为数据要素流通的重要枢纽。
算力蓝海前景广阔,借“云端”之力,贵阳贵安正加“数”前进,积极抢占算力时代新机遇,奋力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中国数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