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风采》 汪希平:用心履行职责 真情服务百姓
来源:安顺市广播电视台    发布日期:2019年01月14日

  汪希平是镇宁双龙山街道办清河村人,一名民营企业家,也是市四届人大代表,他时刻牢记自己作为人大代表的使命,认真履行代表职责,奋战在带领乡亲决战脱贫攻坚、实现同步小康一线。

  这两天,汪希平正忙着整理收集到的群众意见,形成在市四届四次人代会上要提的建议,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人大代表,和往年一样,他今年的建议仍然以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为主题。

  市人大代表 汪希平: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既然是人民选上来的,要围绕人民的困难、需要去做,我在想带动更多的农户跟我们一起把这个产业做好,这也是作为一名人大代表的职责,让更多的人富裕起来。

  围绕人民的困难、需要去做,让更多人富裕起来,汪希平一直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2014,汪希平创办了贵州米博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后,在引进种牛和能繁母牛进行规模养殖的同时,在当地招聘了工人近50人,工人每月工资不低于2500元。

  镇宁双龙山街道清和村村民 马启富:我上来给他养牛,两个人一年6万多的收入,前两年没有房子住。现在房子盖好了,娃娃上学的书费也不愁了。生活越过越好。

  汪希平的养牛基地每天要消耗饲料36000斤,每年将消耗6570吨青饲料,汪希平发动周边212户村民种植青贮玉米作为青贮饲料,并在种植的第一年免费给农民发放了玉米种子,在玉米长到8分熟的时候,又统一给农户回收,加工成养牛的青贮饲料,一年可种两季的青贮玉米,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市人大代表 汪希平:以前种的老玉米每亩只有800块钱左右,那么我们种青贮玉米,每亩就有七吨左右,我们是按400块钱一吨,七吨就是2800块钱,比他种包谷翻了几番,增值,比他以前收入翻了几番。

  镇宁双龙山街道清和村村民 马启富:我们种玉米杆收入好,我们很愿意和他干,明年去多种点。玉米杆,卖给他,多赚点钱。

  作为人大代表,对于汪希平来说,倾听诉求、收集民意只是起点,落实行动、解决问题,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才是根本。现在,汪希平正谋划“农旅结合”的发展道路,借助镇宁处于黄果树、龙宫景区中间地带的优势,打造“多彩贵州·花海镇宁”旅游目的地,进一步带动周边农户致富。

安顺台记者:吴传娟 王泳

上一篇:认真履职尽责 谱写奋进华章--专访6县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下一篇:平坝区举行2018年贫困妇女“两癌”救助金发放仪式

视频点播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