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时间,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相继涌现。安顺高新区以精准政策为引、优质服务为翼,搭建产学研合作桥梁,助力企业攻关克难、实现跨越式发展,让园区产业生态焕发蓬勃生机。

走进安顺高新区夏云工业园区,固达电线电缆(集团)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工人忙碌,一条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转,赶制国内外订单。车间内,自主研发的防潮(低烟)别墅电线成为“拳头产品”,凭借独特技术优势赢得市场青睐。
固达电线电缆集团车间主任 胡峰祥:固达防潮(低烟)别墅电线在2024年取得国家专利,这款产品添加了我们与贵州大学、第三方材料厂商历时一年半研发出的“非吸湿性高分子材料”,这项技术的成功突破,防潮性能较普通电线提升了35%,即使在厨房、卫生间、沿海等潮湿环境下也能安全使用至少70年。

持续的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固达电线电缆集团每年将营收的近5%投入研发,引进110余名高精尖技术人才,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深度产学研合作。2023年,企业打造的检测中心获CNAS实验室认可证书,是贵州线缆行业首家获得该项认证的企业;2024年成功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5年获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并获奖补资金。
固达电线电缆集团车间主任 胡峰祥:作为创新型线缆企业,自入驻园区以来,园区及各级政府为固达持续深入技术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助益,让我们企业“少跑腿”就能高效办成事。截至目前,公司已经取得了100余项国家专利,覆盖了新能源、家装、工程等各项领域,为公司高效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企业专心搞创新,园区全力做保障。在安顺高新区,“企业拼一把、园区推一把”的协同模式已成为常态。针对企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园区主动靠前服务,从申报指导到要素保障,全方位为企业保驾护航。
贵州精一电力线路器材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符祖鑫:我们贵州精一电力线路器材有限责任公司得到管委会的帮助,对我们的现场工作进行指导,包括做高新技术企业评审,他们积极主动帮我们做资料规划,教我们怎么把我们现有评审资料进行归集。其他包括生产管理、安全管理,我们管委会也非常重视,也经常过来指导我们做好现场安全管理工作。

作为贵州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贵州精一电力长期深耕电杆生产领域,推出的“二维码”溯源系统是企业在智能化转型中的又一创新突破。而这份发展底气,离不开园区细致入微的服务保障。
贵州精一电力线路器材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符祖鑫:我们属于水泥制品行业,主营业务是电线杆,因为我们的电线杆属于比较重的产品,管委会也非常关注我们的调运作业,包括我们在生产过程,也是来进行帮助指导,现场也比较关注我们生产过程中起重设备作业、包括安全隐患的排查,让我们没有后顾之忧。
企业的快速成长,背后是园区精准高效的培育体系。安顺高新区通过不断深入走访,为不同阶段企业量身定制培育方案,搭建合作平台,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
安顺高新区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 陈维:我们安顺高新区管委会根据前期摸底排查情况,为不同发展阶段企业建立不同培育体系,并实施精准政策扶持。同时积极搭建平台,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全方位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截至目前,安顺高新区已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8家。这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企业,正成为园区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书写着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安顺答卷。
安顺台记者 皮凌霞报道
编辑:潘慧
责编:丁世飞
编审:刘曾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