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到10月,我们的黄瓜每天基本要发150车,至少70车往广东走。那个时候,甚至对全国黄瓜价格都有影响。”10月27日,在安顺市平坝区,乐豪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黄竹勇说起当地蔬菜产业,满脸自豪。
常年做蔬菜生意的黄竹勇,对平坝蔬菜的品质优势了如指掌:“我们这里海拔高、温差大,种出来的黄瓜口感脆甜,含糖量比平原地区高不少。每年夏秋季节,采购商都指名要平坝货。”

但黄竹勇也坦言,尽管产品不愁销,但销售环节的成本和风险却不容小觑。物流费用高、客户资源分散、市场信息滞后,这些都是长期困扰菜农和经纪人的难题。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平坝诞生了一批“蔬菜经纪人”。
黄竹勇就是其中的代表。做了20年蔬菜批发的他,敏锐地捕捉到了广东市场对平坝蔬菜的巨大需求。“我们这边有好产品,他们那边有大市场,我做的就是把这两头接起来。”黄竹勇说。他的工作,是从对接广东采购商的需求开始,再到组织本地农户货源,并负责分拣、打包、装车、运输等一系列环节,确保平坝的优质蔬菜能及时送达千里之外的消费市场。通过这种模式,他的公司每年销往广东的蔬菜总额超过8000万元。
如果说黄竹勇代表的是第一代“蔬菜经纪人”,那么28岁的肖振兴则是新一代的代表。
2023年大学毕业后,他接手家族生意,成立青州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从传统批发转向电商平台。
“我们直接与头部电商平台合作,成为了他们的产地供应商。”肖振兴说,通过与电商平台合作,他掌握了精准的市场信息。“广东的农产品的价格在什么位置,我能够知道大概需求是多少,所以能够合理安排采收计划。”目前,他的公司年销售额3000万元,其中2000万元源自平坝本地蔬菜。

市场自发的力量强大,但并非没有瓶颈。如何进一步降低成本、拓宽销路?平坝区在东西部协作的框架下,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每年广交会、广博会,我们都组织企业参展,每家补贴2000元左右。”平坝区商务局商贸股股长陈阳介绍,“效果还不错,他们每年都能认识新客户。”黄竹勇对此深有体会:“通过展会,我们认识了好些采购商,都成了长期合作伙伴。我们作为货主,他们缺货源,大家都相互需要。”
更实在的支持来自物流补贴。平坝区申请了100万元东西部协作资金,按每吨50元标准给予补贴。“今年我们拿了10万元补贴。”黄竹勇算了一笔账,“钱虽不多,但意义很大。有时候某批货不赚钱,但有政府支持,保本我也敢收农户的菜。”
肖振兴同样感受到了政策的温度:“政府给我们兜底,风险小了很多。哪怕不赚钱,我也可以把老百姓的菜卖出去。”

为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平坝区还投入100万元建设电商直播基地。“不仅是直播场地,还配建了云仓和统一配送中心。”陈阳介绍,“以前小单小单地收货,成本太高。现在集中起来,物流成本能大幅下降。”
据陈阳介绍,截至10月20日,平坝区今年销往东部地区的农产品达2.774亿元,在安顺市各县区中排名第一。
“订单农业是方向。”陈阳说,“东部企业有固定需求,我们有优质产地,政府要做的是搭好平台、降低成本,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