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在第十六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的组织下,来自两岸暨港澳地区的数十位艺术家与学者走进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通过实地走访、沉浸体验与深度交流,共同探寻多民族文化在当代传承与创新的多元路径。


嘉宾们走进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先后参访了西江苗族博物馆、李光雄银饰工坊等。

台北市立大学舞蹈学系副教授林惟华在参观银饰制作过程后感慨道:“亲眼看到银匠一锤一锤打造出精美银饰,让我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有了更深的理解。这不只是技艺的传递,更是一种精神的修行。”

台湾“中国文艺协会”理事、光影摄影社负责人陈庆隆则用镜头记录了整个行程。他表示:“此地的民族服饰格外精美,文化细节极为丰富。我拍摄了大量影像资料,准备带回台湾与学生们分享。”

当晚,嘉宾们赴雷山县大塘镇鸡鸠村,观赏了以苗族神话史诗《仰欧桑》为蓝本创作的大型歌舞诗剧。演出融合苗族古歌、舞蹈与服饰元素,以现代舞台语言再现苗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带来一场沉浸式的民族美学盛宴。

本届艺术论坛自10月28日在贵阳开幕以来,已成功举办开幕式、主论坛、平行论坛及多场分组讨论。黔东南文化考察作为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两岸暨港澳艺术家搭建了深度交流的平台,也使嘉宾对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