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是贵州在撕掉绝对贫困标签后,向高质量发展加速迈进的关键五年。全省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在经济发展、交通、生态、社会民生等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发展成果以可触可感的方式融入生活。
在“十四五”收官之际,我们推出“我的‘十四五’光影日记”系列,让这些带着温度的影像开口说话。它们不仅记录发展的“大图景”,更聚焦个体的“小确幸”。透过这些光影,我们看见贵州的成长,也看见每个“你我”在时代浪潮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翻开这本“光影日记”,听照片讲述贵州这五年的故事。
山谷深处,钢铁虹桥拔节生长。这些年来,我用镜头见证着贵州天堑变通途、通途成风景的时代奇迹。
我系统性记录贵州桥梁建设始于2019年。那年,平塘特大桥、罗甸大小井特大桥、赤水河红军大桥相继建成,我的取景框被这些世界级工程填满。
站在塔顶,耳边的风声听得分明,我也深刻体会到沉默千年的大山,通过桥的连接,如何发出壮美的回响。
时间来到2021年,在“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随着贵州被定位为“西南交通枢纽”,桥梁建设进入“技术攻坚期”,我的镜头开始聚焦那些“挑战不可能”的瞬间——花江峡谷大桥的建设过程。
2022年11月18日拍摄的花江峡谷大桥贞丰岸主塔。
从初期谋划到2022年1月破土动工,再到今年建成通车,这座承载着无数人梦想的“云端之桥”,仅用3年多时间就改写了时空维度,将两岸的通行时间从2小时缩短至2分钟,并凭借625米的桥面到水面高度和1420米的主跨径,一举刷新山区桥梁建设的双项世界纪录,成为贵州桥梁史上的又一里程碑。
2023年5月15日拍摄的花江峡谷大桥全景。
2024年11月4日,花江峡谷大桥成功完成首件钢桁梁吊装。
2025年9月19日,工人在距离水面800米高空的花江峡谷大桥塔顶施工。
在黔地一座座高桥的建设中,无数工程师们用创新的定位系统,将桥梁吊装误差控制在毫米以内;贡献无数智慧去抵御建造中遇到的大风大雨;因地制宜,结合大桥周围环境开创了贵州桥旅融合的新范式,让天险变乐园、让天堑变通途。
2025年9月28日拍摄的花江峡谷大桥。
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仅花江峡谷大桥就吸引游客超22万人次,车流量超4万辆。
游客在花江峡谷大桥云渡服务区游玩。
不少游客评价:“贵州的桥,真是一道奇迹的风景。”从坝陵河大桥1.0观光初探,到平塘特大桥2.0文旅融合,再到花江峡谷大桥系统化打造桥旅融合3.0标杆。
平塘特大桥与“天空之桥”服务区。
回望这五年,贵州桥梁已不仅仅是单纯的交通设施,它早已转变为贵州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一张张独特且靓丽的世界级名片——
2022年12月31日,首座“纯贵州造”悬索桥——纳晴高速牂牁江大桥主塔封顶。
建设中的纳晴高速牂牁江大桥。
2023年4月21日,花江峡谷大桥主塔封顶,实现关键性施工节点质的突破。
建设中的花江峡谷大桥。
2023年7月10日,德余高速乌江大桥建成通车,世界上最大跨径的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
德余高速乌江大桥。
2023年11月24日,贵金高速金锋乌江大桥建成通车。
金锋乌江大桥。
2024年4月27日,世界第一高山峡谷景观斜拉桥——龙里河大桥通车。
龙里河大桥。
2024年5月10日,贵平高速拉密河特大桥钢管拱肋顺利合龙,大桥是国内高速公路中最宽的不对称钢管混凝土拱桥。
建设中的贵平高速拉密河特大桥。
2023年12月29日,古金赤水河大桥通车运营,建成时为亚洲山区跨径最大的双塔双索面组合梁斜拉桥。
贵金高速古金赤水河大桥。
2024年10月25日,剑黎高速平信特大桥通车。
剑黎高速平信特大桥。
2025年9月11日,贵安扩容项目百花湖特大桥成功合龙,该项目建成后将是贵州省第一条智慧高速。
建设中的贵安扩容项目百花湖特大桥。
2025年9月23日,安盘高速天门特大桥顺利合龙,建成后将成为峡谷地区世界第三高桥、世界最高双向六车道钢桁梁悬索桥。
建设中的安盘高速天门特大桥。
纳晴高速六枝大桥。
2025年9月26日,纳晴高速六枝大桥通车,大桥同时创下四个世界第一。
2025年9月26日,世界首座钢桁-混凝土组合拱桥,纳晴高速乌蒙山大桥通车运营。
……
如今,贵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9000公里,公路总里程达22万公里,已建和在建桥梁超3.2万座,世界高桥前100名中占据近半席位,前三名均在贵州。这些数字背后,是建设者“一桥一案”的智慧,更是“交通强国”愿景的生动注脚。
车辆驶过花江峡谷大桥通车。
五年前,我的镜头里有重峦叠嶂的阻隔;五年间,同样的机位,取景框逐渐变为虹桥飞架、大道通衢。这五年,我不仅是记录者,更是贵州给世界惊喜的见证人。
未来,光影日记的故事,仍会继续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