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至2024年,凭啥在短短四年时间内,培育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安顺高新区给出的答案是:政策精准滴灌园区优质服务。
9月20日,位于安顺高新区夏云工业园区的固达电线电缆(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机械轰鸣声不断,工人们忙碌地赶制订单。生产线上的专业防潮电线是该企业与贵州大学、第三方材料厂家共同研发的“拳头产品”。该产品成功解决了困扰行业已久的电线防潮的技术难题,使得其防潮性能相较普通电线提升了35%,确保电线在潮湿环境中仍能安全使用达70年之久。
“我们每年将公司营收的近5%投入技术研发,引进了110余位高精尖技术人才、外聘教授及专家,并与贵州大学、贵州省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平台建立了‘产学研’深度合作关系。截至目前,公司已拥有100余项国家专利,技术实力、科研成果及产品转换能力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固达电线电缆集团生产总监许坡告诉记者。
技术创新是产品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的关键。2023年,固达电线电缆集团打造的贵州线缆行业首家CNAS实验室获得“中国合格评定 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实验室认可证书”,并相继攻克了多项行业技术难题。2024年,固达电线电缆集团成功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
“从获评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到跻身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我们自主研发的各类产品不仅赢得了国内市场的广泛认可,更成功敲开国际市场大门。这些成果离不开安顺高新区的优质服务。”许坡介绍,2024年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申报期间,安顺高新区联合平坝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科技局等部门,手把手指导企业提交申报材料。企业面临融资难、招工难、用地难时,安顺高新区主动靠前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坚定了企业的发展信心。
在安顺高新区,像固达电线电缆集团这样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快速发展的企业并非个例。这种“企业拼一把、园区推一把”的协同发展模式,不仅催生了固达电线电缆集团这样的行业标杆,更焕发了整个园区产业的勃勃生机。
截至目前,安顺高新区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8家,创新型中小企业22家。这些数据正是安顺高新区为入驻企业厚植发展沃土、量身定制扶持方案的生动印证。
“我们根据前期摸底排查情况,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建立不同的培育体系,并实施精准的政策扶持。同时,我们积极为企业搭建平台,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全方位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安顺高新区科技与统计局局长徐煜说。
凭“自身本事”闯市场,以科技创新求发展。如今,一批批专精特新企业,正崛起成为助安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实力担当,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