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末的一天,家住毕节市大方县的二胎妈妈王琴一早乘坐高铁来到贵阳,在贵阳市妇幼保健院一体化产检中心完成产检后,又乘高铁回到家中。“一站式”服务让她节省了不少时间。
在王琴快到家时,黔南州瓮安县老人胡爷爷挂了电话走出家门,在河西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和老朋友碰头,一起吃了顿物美价廉的午餐。中心“全周期+多场景”照护服务让老人们生活无忧。
而在贵阳的一家大型汽车制造企业内,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2025届毕业生白兴伟,正熟练地操作着设备完成手上的工单。毕业前就通过省就业培训联盟拿到资格证,让白兴伟毕业即就业。
这是他们普通的一天,也是许多贵州人的日常,现代化成果已体现在每个生活细节中。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现代化建设成果,最终要通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来检验。从县级养老机构织密的服务网络,到卫生健康系统系列措施落地带来的便捷就医,再到新兴岗位承载的就业希望,贵州正用扎实行动书写着一份温暖的民生答卷。
就业优先夯实民生之本
金秋十月,黔南州平塘县三棵树产业园区的缝纫车间内,机器运转的声音此起彼伏。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42岁的罗梅已经熟练掌握缝纫技巧,能如期完成公司交予的订单了。因长期照顾老人无法外出务工的罗梅,今年通过轻纺就业培训联盟的“订单班”,掌握了缝纫手艺,并就近与服装企业签订了就业协议,解决了自己的生计难题。
今年初,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部门联合出台《贵州省就业培训联盟行动计划(2025—2027年)》,聚焦“六大产业基地”建设,已先后在酱香白酒、装备制造、大数据、磷化工、新能源汽车、轻纺等六大领域组建就业培训联盟。而这还仅是贵州稳岗扩岗“组合拳”的其中一“招”。
8月,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14部门制定出台《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若干措施》中,贵州聚焦国家安排部署的重点任务,从支持企业稳岗扩岗、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多渠道挖掘就业岗位等8个方面精准施策,推出了26条措施。在这些措施中,现代化建设带来的积极影响正在不断扩大。
不久前,毕节市织金县的零工王修朋粗略算了一笔账,自从他在织金零工市场小程序上注册以来,已成功接单30余次,收入4275元。据了解,该小程序自2023年11月上线以来,入驻零工已有2669人,涵盖13个工种,总成交订单超2万单,金额188万余元,平均每单收入111元。
现代化建设推动零工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同时,也在就业岗位方面挖掘出新方向。《措施》中明确,预计2025年底前释放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及以工代赈岗位超40万个,统筹资金开发临时公益性岗位安置脱贫劳动力等困难群体。
医疗升级守护人民健康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而医疗则是民生之需。
在黔南州长顺县广顺镇中心卫生院,长顺县医疗集团中心医院帮扶专家、妇产科主任潘昌静的到来为该镇居民带来诸多便利。“我爱人不用跑县里,离家近、方便,术后状态也很好。”患者陈玉珠(化名)的家属欣慰地说。
2022年起,贵州连续3年每年规划建设50个县域医疗次中心,破解偏远群众看病难题。随着县域医疗次中心的建设,广顺镇中心卫生院许多新技术陆续落地,开展了不少有一定门槛的手术,新增13个临床科室,配备CT、呼吸机等19类设备,服务覆盖10万人口。
今年,贵州卫生健康系统还提出推进8件健康为民实事,涵盖新建县域医疗次中心、推广早孕关爱门诊、推动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实现全县域血液透析服务覆盖等内容。而这些措施也大多依赖于现代化建设成果的运用。
不久前,黔西南州贞丰县长天镇的62岁患者老郭因重伤转至黔西南州人民医院,由于情况紧急,此前的检查结果都没带在身上。而州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王敬点开系统“结果互认”选项,几分钟就调出患者在县医院的CT和检验报告,安抚道:“结果可参考,不用重新检查。”通过搭建平台,得以让检验检查结果互认,不仅在省内正在普遍运用,也已实现了跨省合作,为患者减轻了经济负担,也省去了重复检查的繁复环节。
养老保障润泽幸福晚年
作为民生之依,养老也一直是社会密切关注的话题。在贵州,老年人的生活日益丰富多彩,系列养老保障措施的施行让千万老人无后顾之忧。
只要天气好,84岁的饶礼凤总会一早出门去散步。4年前,她在老闺蜜欧秋芳的介绍下住进位于七星关区碧海街道办事处丁家寨社区的晚晴康养中心,刚来时因为摔跤受伤,需要专业护理,如今已能戴着智能手环,每天走上7000多步了。
这所康养中心有400多个床位,设豪华标间、单间、观景间3种户型,室外有3个盆景园和休闲区域,室内均装有地暖,生活环境十分舒适。
而在贵州,除这样专业养老机构外,不同类型的养老服务站、家庭适老化场景等也在满足各类养老个性化需求。
近年来,贵州聚焦重点领域,加大养老服务供给,持续优化基本养老服务,出台《贵州省基本养老服务清单(2023年版)》,并持续加强养老机构规划建设,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全省运营县级养老机构143个、乡镇(街道)养老服务中心580个。
此外,在养老服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贵州也在不断发力。据了解,2021年以来,全省共组织四期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培训,累计培训6186人次,覆盖管理人员、医护人员及初中级护理员等群体。
“现代化不仅要看纸面上的指标数据,更要看人民的幸福安康。”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中,习近平总书记如是说。而贵州正在用实践表明,将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人民的生活品质,现代化建设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认可与支持。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