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金秋九月,叠翠流金。这是丰收的平坝!
从羊昌河畔颗粒饱满的大米,到齐伯村养殖场里膘肥体壮的生猪,再到万亩大坝里的精品蔬菜……“丰收之歌”响彻黔中大地。群众一张张绽放的笑脸,映照出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乡村全面振兴画卷。
上半年,安顺市平坝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2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5%;夏粮播种面积5.72万亩、粮食产量1.33万吨,成功实现夏粮产量的稳定增收。
今年以来,平坝区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农业农村工作全局,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推进“四在农家·和美乡村”建设,坚决守牢粮食安全、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和耕地保护红线,持续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农业经济保持稳定较快增长,奋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即日起,贵州日报天眼新闻客户端开设【丰收节·看平坝】栏目,通过“平坝丰收季·现代新农景”,我们将带您走进稻田、大棚、虾塘......听新农人扎根土地的奋斗故事,品现代农业结出的“致富硕果”,感受平坝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动。
金秋时节,平坝区水产养殖迎来丰收喜悦。随着国庆、中秋双节临近,贵州东来螺蛳虾水产养殖基地迎来了一年中最繁忙的收获季,工人们正忙着捕捞、分拣,确保新鲜肥美的罗氏虾及时供应节日市场。
清晨的养殖基地,水面波光粼粼,工人们正在收网捕虾。一网下去,活蹦乱跳的罗氏虾在网中翻腾,很快便在分拣台上堆成了小山。该基地负责人陈见本在现场指导分拣工作,工人们按照标准将虾分类处理,体型过小的虾会被重新放回池塘继续养殖,既保证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又确保了上市虾的品质统一。
据陈见本介绍,目前一网捕捞量约两千到三千斤,主要销往重庆、贵阳等地。基地共占地160亩,其中水面面积约120亩,年产量达8万至10万斤,日常用工十余人均为本地村民。
罗氏虾素有“淡水虾王”的美誉,其前脚呈现独特的青蓝色。虾头饱满、虾肉鲜嫩、虾黄丰富,因品质优良,在市场上颇受欢迎,将成为消费者双节餐桌的新选择。目前,该基地养殖的罗氏虾批发价为35元/斤,零售价40元/斤。陈见本表示,基地将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调整捕捞量,全力保障节日供应。
近年来,平坝区充分发挥水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水产养殖业。罗氏虾养殖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丰富了群众的“菜篮子”,也带动了当地村民就业增收,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双节期间,该基地将继续加大供应力度,让更多消费者品尝到来自平坝的新鲜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