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四届酒博会上,一句句不同语言的“干杯”在1号展厅国际精品馆内回荡。来自格鲁吉亚的葡萄酒商、希腊的酒庄代表,韩国地方政府代表与各国参展商们,以酒为媒,共同演绎一场跨越语言与文化的美酒对话。这场以“汇全球佳酿,促开放合作”为主题的酒博会,正成为国际酒类贸易与合作的重要桥梁。
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馆展区内,来自格鲁吉亚的葡萄酒商乔治举起手中的酒杯,用格鲁吉亚语“干杯”向记者示范着传统的祝酒词。这次他们带来的是一款采用高海拔葡萄酿制的白葡萄酒,“这款甜型白葡萄酒很受女性喜爱。”乔治笑着说,这是他第三次参加酒博会,常年在中国活动的乔治中文很好,他对茅台赞不绝口:“中国的茅台非常受欢迎,是世界上最好的酒之一。”他特别提到,曾参观过宁夏的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博物馆,对中国悠久的酿酒历史印象深刻。
不远处的希腊展台,酒庄代表乔治同样忙碌着。“贵阳是一个很不错的城市,希望有时间多多探索这个城市。”他坦言,希望通过酒博会这个平台,让更多中国消费者品尝到真正的希腊原装葡萄酒。
在韩国展区,韩国庆尚北道(省)政府驻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南盛琇用韩语展示“干杯”的读法。他表示,酒博会不仅是贸易合作的平台,更是文化交流的桥梁。
本届酒博会上,海外参展商们对中国酒文化展现出浓厚兴趣。来自希腊的乔治认为,酒在国际贸易和文化交流中扮演着特殊角色。“我尽己所能地做好希腊代表商的角色,连接中国与希腊的酒类贸易。”他表示,酒博会为各国酒商提供了深入了解中国市场的机会,也促进了不同国家酒文化的相互认知。
本届酒博会吸引了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家展商参加,不仅为海外酒商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通道,也成为中国酒企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
酒杯碰撞声中,不同语言的“干杯”汇聚成共同的发展愿望。从希腊到格鲁吉亚,再从韩国到蒙古国的“干杯”,这背后,是正在深化的国际酒类贸易合作,也是通过酒文化交流增进的国际友谊。正如参展商们所说,酒博会这个平台正在让世界各地的美酒与文化“干杯”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