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服务百姓”这是清华大学毕业的博士李光明的理想,2016年博士毕业的他,可以定向选择时区更发达的城市,可是他选择了青山绿水的贵州,入职安顺市西秀区蔡官镇,在基层从事精准扶贫工作,他走村串寨,村民们都亲切的称呼他为“李博士”
一大早,李光明和同事又深入西秀区蔡官镇的药寨村,给村民做扶贫搬迁的动员工作
西秀区蔡官镇扶贫工作站负责人
(同期声:你搬过去以后,既解决你房子的问题,不让你掏一分钱,城镇里的医疗也比这里好了很多。)
这已经是他和同事第四次来到村民朱笑红家做工作了。
村民 朱笑红
(同期声:去那个地方没有田,没有地种,这是最大的担忧。李博士来我家三到四次,左一次又一次的给我做思想工作。)
西秀区蔡官镇扶贫工作站负责人 李光明
(同期声:村里不知道这个政策,到底是搬了之后,到城里怎么生活的问题,一个是生活方式,一个是来源的问题。)
清华大学博士毕业后的李光明作为人才引进,从北京来到安顺,他主动要求到基层一线工作,去年10月,李光明来到西秀区蔡官镇扶贫工作站工作。初到基层,李光明感到压力巨大。
西秀区蔡官镇扶贫工作站负责人 李光明
(同期声:到这最大的困难就是语言的问题,到这里听不懂,百分之五十能听懂就不错了。)
蔡官镇药寨村安置办主任 张荣平
(同期声:听到博士来了,我们认为是一个书呆子类型的,认为不适合做基层工作。)
一方面语言不通,一方面同事和百姓质疑,李光明感到压力巨大,“把压力化为动力”,李光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化解一切困难,语言不通,李光明就多与身边的人沟通学习,同事和百姓质疑,他就全身心投入工作,迎难而上。
蔡官镇药寨村安置办主任 张荣平
(同期声:各方面的知识,农业知识,他都清楚。各方面都做得下来,都可以做,特别恰当,真的佩服。)
易地扶贫搬迁是蔡官镇脱贫攻坚中的一大重点工作,作为扶贫站的负责人,李光明承接了搬迁所有档案、文件资料和报表工作,负责的报表五十多种两百多个。
西秀区蔡官镇扶贫站工作人员 刘溶
(同期声:我们基本上都是翻开表格核对数据,自从李博士来了以后,他用表格,用公式处理了以后,我们基本上没有那么多麻烦,工作效率得到本质性的提高,而且也带动办公室的学习氛围。)
听得懂方言、吃的了辣椒、开车能走山路,一点一滴的改变,让李博士融入了基层,服务基层的梦想也正逐步照进现实。
西秀区蔡官镇党委书记 伍永红
(同期声:他不是大材小用,是充分发挥他博士的作用,我觉得今后博士应该多下基层,像光明博士一样,从我们基层做起,在基层得到锻炼。)
2016年,在清华大学“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下,和李光明一起作为清华大学定向选调生来到安顺工作的还有她的爱人——周莉骅博士,他们带着孩子,怀揣着梦想来到安顺发展,尽管基层工作繁重,在家人的支持下,李光明在不断学习中成长,
李光明家属 周丽骅博士
(同期声:还是感受到他们工作压力很大,扶贫工作任务很重,经常五加二,白加黑,没有下班时间。我也想去,有机会和群众接触,我们来到这里,就是想体会这些。)
近一年的基层锻炼,李光明最大的感受就是践行了当初的梦想,践行了母校的期待和嘱托,将自己的热情投入到安顺的开发建设中,同时也激发和坚定自己让更多人富起来的初心。
西秀区蔡官镇扶贫工作站负责人 李光明
(同期声:我们的户口都已经落到这里,我女儿的身份证号已经是520开头,无论走到哪里,都已经是安顺人,我们不会辜负自己选择基层的初衷,我们一定会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踏踏实实地,脚踏实地的从基层做起。)
安顺台 李松 王泳报道
上一篇:我市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