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有销路 老百姓有收益
来源:安顺市广播电视台    发布日期:2018年12月18日

          

  脱贫根基在产业,而农产品产销对接是当前产业扶贫的最关键环节。农产品没销路,前端的生产就前功尽弃,后端的利益联结也无从谈起。“产销”两字间,不仅隔了一个市场,更寄托着老百姓脱贫致富的盼望。近年来,安顺市各县区积极应对产销问题,建立产销对接有效机制,多举措促进农产品销售。

   为保证学生能及时吃到新鲜放心的饭菜,早上七点开始,关岭自治县供销配送公司的配送人员便全部到岗,按照所负责学校点好的“菜单”,清点装车配送。

关岭自治县供销配送公司配送驾驶员 高文:“我是负责岗乌片区9所学校,我们一般情况下是7点半开始装车,9点钟之前是必须出发,一般情况下到学校是12点左右。

  为保障配送公司最大限度采购关岭县内农产品,同时保障学校菜品需求,关岭自治县脱贫攻坚产销专班将县内农产品信息统计归纳报送给公司,公司经过处理形成“菜单”,各所学校按照各自需求自行下单,合作社、农户手里的农产品有了稳定销路,学生也能吃上健康可口饭菜。

关岭自治县供销配送公司商务主管  郭刚:“我们这个是一个学生供餐系统软件,学校每天会通过微信上面根据我们提供的菜谱然后下单,然后形成一个订购单,我们通过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会形成一个采购单和配送单,根据这个需求配送给学校。

关岭自治县供销配送公司董事长 宋石桥:“我们公司总共配送的学校是50所学校,每天早上是安排8台配送车,(目前)我们公司配送的总量是1417吨,蔬菜的量是1024吨,肉类的量是227吨,蛋类是165吨,总产值能够达到1200万。

  为进一步扩大“校农结合”覆盖范围,2018年5月,关岭引进了贵州省绿通惠农大数据有限公司,目前,贵州省绿通惠农大数据有限公司与关岭供销社配送公司配送范围覆盖全县97所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两家公司共与83个农户专业合作社签订了蔬菜、猪肉、鸡、鸭、鹅等供货协议,县内采购数量占采购总量的比例,蔬菜占比60%以上,肉类占比已达100%。

关岭自治县花江镇关岭牛养殖户 刘开学:“我是卖牛肉给他们绿通公司的,每周送两次,每次基本上都是送一吨多到两吨左右,每个月就是10吨左右,送他们这点的牛肉每个月的收入基本上要高两万到三万左右。总的牛肉可以收到60多万。

  贵州省绿通惠农大数据有限公司拥有1631平方的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基地,每天配送基地都有十多吨农产品进行交易,买进发出,公司的引进,有力解决了农产品卖难问题。

贵州省绿通惠农大数据有限公司采购经理  李贤玉:“我们这边主要是收关岭县里面指定的合作社和当地的农产品,在总量来讲基本上还是不错的。

关岭自治县关索街道办事处农户 张永彪:“他们单价还可以,所以我们都愿意拉到这里来卖,他们长期收的话我们销售就不愁了。

  除此之外,关岭还在抓住县内龙头企业创新销售、积极与省内外批发市场对接销售、引导农企对接定向销售、引导农超对接进行销售等方面下足功夫,关岭西瓜、火龙果等果类销售量达四千六百多吨,辣椒、生姜等各类蔬菜销售量达八千四百多吨,以销定产、按单种菜,合作社、农户手里的农产品再不愁销。

关岭自治县县委常委、副县长  周鸿甲:“我们产销专班至成立以来,按照县委县政府积极的部署和要求,搭建了各种销售的渠道,通过校农结合、农超结合和农企结合,到目前为止总共销售果类、肉类、蛋类等大中农特产品是一万五千多吨,销售产值在五千五百万元左右。

外宣记者:刘庆 凃文俊 关岭台 报道

  

  


上一篇:伟大的变革 |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下一篇: 安顺:食用菌产业脱贫致富“菇”舞人心

视频点播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