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驻村帮扶绘蓝图 贫困村里展新颜
来源:安顺市广播电视台    发布日期:2019年01月11日

  西秀区东屯乡本桥村,是市人大脱贫攻坚帮扶联系点,在脱贫出列之前,因基础设施不完善、产业发展单一、农产品产销对接困难等问题成为了省级二类贫困村。20175月,自定点帮扶该村以来,市人大主要领导多次率队深入该村进行帮扶调研,指导理清思路,选好发展模式,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明确了帮村书记,安排机关3名同志驻村专门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扶贫工作组的到来,在本桥村产业、民生方面发力,抓重点、补短板,为本桥村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成功摘掉贫困村的“帽子”。

  一大早,本桥村村民张开明在自家门口的自来水管前忙个不停,洗菜、做饭,为一家人的早饭忙绿着,望着水管里流出的干净卫生的水,张开明感慨万千。在去年5月份之前,尽管自来水管道已经安装入户,但是由于饮用水的安全问题,他们家一直无法正常使用自来水,洗衣做饭用的还是门口的河水。

  西秀区东屯乡本桥村村民 张开明以前我们这个自来水,是断断续续的,而且水很浑浊,不要说拿来煮饭吃,要接来洗衣服都要经过沉淀,等段时间才能用,都是吃这个河水,而且这个水它是受到污染的,对身体各方面都造成一定的影响。

  2017年5月之前,在本桥村像张开明家一样存在饮水安全问题的共有5个村民组,260户村民。市人大驻村工作组来到本桥村后,把民生工作作为了本桥村脱贫攻坚工作的首要任务,通过驻村工作组的走访排查,在掌握饮水安全问题的实际情况后,立即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对本桥村面临饮水安全问题的村民进行了饮水设施的排查更换,彻底解决了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

  西秀区东屯乡本桥村村民 张开明现在这个水很清亮,用起来很方便也很卫生,我们洗澡做饭都是用这个水,你看,多好啊,很干净,用起来很安全,用起来也很放心,我们也很放心,用这个水。

  除了解决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外,市人大还为本桥村实现了连户路全覆盖;完成入村道路并安装太阳能路灯172盏,实现全村亮化;自来水和供电、网络电视实现户户通推动了本桥村社会民生的改善。

  民生工作稳步推进,产业扶贫同样没有落下。依托本桥村的养牛传统优势市人大协调市畜牧部门投资30万元引进了肉牛养殖项目,养殖了40头西门塔尔牛,项目覆盖20户贫困户,通过利益联结机制,让联结的贫困户每年均可以拿到3000元的利润分红。村民李大华以前是本桥村因残致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自肉牛养殖项目进村以后,工作组就让他在养牛场里干起了活,成为了肉牛养殖项目的受益者之一。

  西秀区东屯乡本桥村村民 李大华像我们这种身体出去打工打不成,只能在家找点事情做。村里面叫来和他们喂牛,每个月就是2000块钱,就是打扫牛圈,喂一下牛,在这里离家也近,有点事情做多少有点收入,够生活的了。

  市人大机关驻本桥村第一书记 金松勇目前村里面这一批牛长势比较不错,预计市场也比较稳定,明年预计5月份出栏,出栏以后就可以产生效益,产生效益后,我们就可以给连结的贫困户有个分红,让他们确实感受到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切实增加他们的收入。

  自帮扶本桥村以来,市人大驻村工作组全面履行主体责任,将担子挑在肩上,把责任落在心中。本桥村农特产品资源丰富,一直以来,存在着产销无法对接的情况,在摸清情况后,市人大机关积极对接贵州银行、安顺学院、市医院等多个单位,为本桥村的各类农产品开拓市场渠道,促进产销对接。

  西秀区东屯乡本桥村村支书 顾和平通过市人大对我们的帮扶,帮我们打开销路以后,都得到了很好的销售,卖得很好,老百姓养出来的东西种出来的东西都不愁销售,农户实实在在的得到了好处

  在开展帮扶工作的过程中,市人大驻村工作组还经常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党员大会和群众院坝会,开展现场宣讲,多渠道全方位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讲党的扶贫政策,宣讲中央省市扶贫惠民措施。

  据悉,自帮扶本桥村以来,市人大共协调各项资金280余万元帮扶本桥村。通过市人大机关的全力帮扶,本桥村贫困发生率从原先的8.53%下降至如今的1.39%。通过扶持产业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本桥村的产业发展由单一走向多元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夯实,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市人大机关驻本桥村帮村书记 张进军接下来我们驻村工作组将按照“一宣六帮”的工作职责,严格执行国家“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按照五步工作法,通过党建引领扶贫,扶贫带动发展,夯实基础,巩固提升我们下一步的脱贫攻坚工作

安顺台记者:吴传娟


上一篇:男子高速路上骑摩托 无证驾驶还逆行

下一篇:警务助理:走村窜寨勤防范 事无巨细抓治安

视频点播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