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位未定论”毫无依据!80多年前已有铁证
来源:CCTV4    发布日期:2025年11月05日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分别向日本及德国、意大利宣战。

1941年12月9日,中国政府对日宣战,明确宣布:“兹特正式对日宣战,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间之关系者,一律废止,特此布告。”

中国政府对日宣战后,《马关条约》被废止,作为中国一部分的台湾即将打破枷锁,挣脱牢笼,回到祖国怀抱。

1942年4月5日,台湾光复运动宣传大会在重庆召开,唤起了广大民众对收复台湾的关注。

在这决定台湾前途命运的关键时刻,1942年8月,美国《幸福》《时代》《生活》三本杂志联合发表了一本关于战后世界格局的备忘录,提议战后建立一个横跨太平洋的防御网络,成立一个国际委员会,共同管理这条防御网络上的所有据点,台湾就在其中。

所谓“台湾国际共管论”,反映了美国一些人不愿将台湾归还中国的图谋。

这一主张披露后,遭到了中国人民的坚决抵制。《新华日报》《中央日报》《大公报》等报纸杂志或刊发社论或辟出专栏,驳斥少数美国人提出的“台湾国际共管论”。

在全中国人民的强烈要求和中国政府的外交途径争取下,国际舆论纷纷支持中国收复台湾的正当诉求。

进入1943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了有利于同盟国的根本性转折。中、美、英三国为进一步加强合作,协调彼此间的军事行动,推动反法西斯战争早日结束,并就战后重建等重大问题交换意见,决定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首脑会议。

在《开罗宣言》制定和修订的过程中,“台湾归还中国”是核心问题。

中国政府提交的草案核心内容是:日本从中国窃取的领土“必须归还中国”,英国却将此内容改成 “必须由日本放弃”。

为此,中方代表王宠惠曾同英方代表进行过一番激烈的唇枪舌剑。

△杨维真 台湾中正大学历史系教授

日本当然要放弃战前它从中国得到的、夺取的这些土地。可是放弃以后给谁,没有写,所以王宠惠一听之下,他当然就非常气愤。

在中方代表的据理力争之下,中方提交的《开罗宣言》草案得以通过。

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共同发表《开罗宣言》,正式宣告: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

《开罗宣言》是确认台湾属于中国领土的第一份国际性文件。它明确了日本侵占台湾的非法性,为战后中国收复台湾提供了国际法依据。

1945年1月15日,台湾党部机关刊物《台湾研究季刊》在福建永安复兴堡创刊。这本刊物的创刊号发刊词的第一句话就是:“台湾是我国的领土”。

1945年7月17日到8月2日,美、英、苏三国首脑在柏林近郊波茨坦召开会议,7月26日,波茨坦会议以宣言形式发表了《中美英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明确指出:《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

△柯伟林 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原主任

《开罗宣言》是同盟国共同的宣言,表达了盟国联合一致的坚定意志。日本无条件投降之后,中国最终恢复了对台湾行使主权。

台湾回归中国,是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一系列具有国际法效力的文件,都确认了中国对台湾的主权,其历史和法理事实不容置疑。

△张海鹏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历史学家

《波茨坦公告》是个国际法文件,《波茨坦公告》的第八条明确地提到,《开罗宣言》必须贯彻,这一句话就把《开罗宣言》的国际法地位说得很清楚了。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在南京举行受降签字仪式。

随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胜利,台湾也将踏上归家的路途,它像离家许久的孩子,迫不及待要扑向母亲的怀抱!

《国土重光—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

《破晓曙光》

11月5日 CCTV-1 22:30 播出

敬请收看


上一篇:《贵州青年发展蓝皮书—贵州青年发展报告(2025)》正式发布

下一篇: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

视频点播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