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屯堡文化调研采风行走进黔西南活动现场。(图/杨雯)
11月5日,中央驻黔及省市级媒体调研采风团走进黔西南州兴义市刘氏庄园。这座始建于清嘉庆年间的庄园,青砖深巷、碉楼高耸、院落层层递进,仿佛让人穿越回百年前的屯堡岁月。
“以前提到兴义,人们总想到万峰林、马岭河峡谷,没想到这里竟藏着这样一处文化地标。”网络达人黎清馨说。她初入庄园,每走入一个四合院都让她震撼:“这不仅是建筑,更像一段凝固的历史在诉说。”
刘氏庄园占地18239平方米,现存房间200余间,是中国西南地区近现代代表性建筑群。庄园布局严谨,炮楼、宗祠、家庙、议事厅与“忠义祠”等建筑相互呼应,既体现屯堡文化的防御智慧,也融入了西方建筑元素,兼具防御功能与家国情怀。文史专家熊宗仁评价:“刘氏庄园是军绅文化的典型。”

媒体调研采风团在刘氏庄园忠义祠拍摄石雕。(图/杨雯)
刘氏庄园陈列馆馆长毕宇强带领媒体走过书房和花厅后娓娓道来:刘氏家族自清末民初崛起,由地方团练发展至掌控贵州军政大权,其兴衰几乎与贵州近代史同步。“庄园记录了兴义系军阀的崛起与落幕,也折射贵州近代军政格局的变迁。”
人文研究院博主田秋屿蹲下身,仔细观察石柱上的木雕与祠堂石刻,惊叹道:“每一个纹饰都精美细腻,展现前人对生活的讲究与信仰的坚守。这不仅是宅院,更是精神的堡垒。”
黔西南州文化教育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陈应秋指出,兴义的刘氏庄园与鲁屯古镇共同见证了汉文化在西南的扎根与发展,“这里延续了防御体系,也重视教育、兴办学堂,体现了教育与开放精神。”

媒体调研采风团在刘氏庄园家庙听导游讲解。(图/杨雯)
近年来,贵州推进“四大文化工程”,将屯堡文化研究与推广列为重点。黔西南州实施“文教兴州”战略,推动历史文化在文旅融合中焕发活力。刘氏庄园以其宏大建筑群和深厚家国情怀,成为屯堡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承载。贯穿其中的“忠义”精神,不仅铭刻家族历史,也折射贵州屯堡文化的坚韧与延续,成为地方历史记忆与文化自信的重要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