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国农产品产销大会|志愿者眼中的“贵州味道”
来源:天眼新闻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23日

10月19日,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2025年全国农产品产销大会(南部片区)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作为一场汇聚全国优质农产品的盛会,农销会不仅是产销对接的平台,更成为贵州各地风味食品集中展示的窗口。


在人潮中,一群身着统一服装的志愿者格外活跃,他们不仅提供引导服务,也是贵州美食的“推广大使”。来自贵阳人文科技学院的谢紫维和代鹏,正是其中两位贵州本地学子。


“刚下高铁的客商,第一句话就问‘贵州啥子好吃?’”来自遵义的小伙子代鹏分享他的经历。一位从广东中山赶来的采购商,刚一进入展馆,就向他寻求美食推荐。


DSC_6837.jpg

志愿者代鹏在推荐血豆腐


代鹏毫不犹豫地指向了贵州的标志性风味——关岭黄牛肉粉。“新鲜牛肉的味道,最能代表我们贵州!”代鹏说。


在展台间穿梭时,代鹏的目光被一个熟悉的招牌吸引——“刘二妈米皮”,来自他家乡遵义的经典小吃。“这个在我们遵义老城区,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存在。”


DSC_6830.jpg

正在品尝烙锅的游客


代鹏向记者介绍道,“刘二妈米皮历史久,是几十年的老味道。米皮本身薄透筋道,都是当天新鲜米浆蒸制,口感爽滑。特别是秘制的油辣椒和脆哨,再配上豆芽、花生碎、葱花,淋上酱油、醋,拌匀了吃,香辣酸鲜,是刻在遵义人记忆里的早点和小吃。只要是老城区长大的,基本没有没吃过的。”


在他看来,农销会最大的意义之一,就是让这些远道而来的外地朋友,“不用走出贵州,在一个地方就能尝到最正宗、最地道的贵州味道,像这碗米皮,就是最‘遵义’的滋味。”


同样忙碌的还有来自毕节的姑娘谢紫维。每当有游客在辣椒展区,询问“贵州哪里的辣椒最香最特别?”时,谢紫维总指向毕节糊辣椒的展位。“尝尝我们毕节的糊辣椒吧!和一般的辣椒面不一样。”


DSC_6844.jpg

志愿者谢紫维在毕节汤圆摊位前


她解释说,毕节糊辣椒选用当地优质的辣椒品种,关键在“糊”字。要用柴火或炭火将辣椒慢慢烤微焦,激发出焦香,再手工捣成颗粒。


这种独特的制作工艺,让毕节糊辣椒拥有一种无法复制的、带着烟火气的复合香气,香醇浓厚,是蘸水、拌菜、炒菜的“灵魂伴侣”。


谢紫维自己也没能抵挡住家乡美味的诱惑,趁着轮休间隙买了两盒。“两盒才十五元,实惠得很!”她说,“拿回宿舍拌面条、蘸豆腐、炒菜都可以用!”


代鹏补充道,像他们这样在服务间隙“逛吃”的志愿者不在少数,大家对家乡特产的热情都很高。不仅如此,得知农销会开在家门口,很多没参加志愿者的本校同学也特意趁周末赶来。


“周天展厅里能看到不少熟悉的面孔,都是专门来‘赶集’的,尝尝各地美食,再买点特产回去。”志愿者的自发行动和同学们的热情参与,无形中为农销会增添了一份生动活泼的“人情味”和“烟火气”。


DSC_6827.jpg

正在品尝美食的游客


在2025农销会上,谢紫维和代鹏这样的年轻志愿者,用真诚的乡音和切身的体验,为四方来客打开了一扇了解贵州风味的窗口。一碟酸汤鱼、一碗刘二妈米皮、一勺毕节糊辣椒……这些承载着地方记忆与匠心的地道美食,通过他们的推荐,从展台走向更广阔人群的味蕾。


他们让“最正宗的贵州味道”在农销会的热闹氛围中深入人心。农销会正让“不出贵州,吃遍正宗黔味”成为现实,也让藏在黔山的味道,走向全国的餐桌。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上一篇:第138届广交会第二期正式开展 参展企业超1万家

下一篇:画布上的刺梨,包装上的艺术!贵州“村画”为产业添底色

视频点播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