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岭木城村:古榕下的布依密码 山水间的乡愁答卷
来源:安顺市融媒体中心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03日

坐落于关岭自治县断桥镇的木城村,是一座沉淀了百年光阴的布依古村。错落有致的布依特色建筑、荫蔽村寨的古树风情,共同构筑起底蕴深厚的文化根基;而蓬勃兴起的特色产业,更让这座古村在坚守传统中焕发新生机,书写出传统与现代交融共生的动人篇章。

记者 常娴贤: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关岭自治县断桥镇的木城村。从我身后的这方牌坊不难看出,这里是一个布依人聚居的村落。在我脚下这条路面,早已印下了无数布依人的足迹。接下来,我们就将沿着这条路向前,去探寻木城村的乡愁脉络。

木城河潺潺淌过村寨,清冽的河水载着四季光影缓缓东流。河水潺潺,是终年不息的自然絮语;青山绵绵,是亘古不变的绿意屏障。这些带着时光印记的景致,像一部立体的史书 ,那些关于迁徙与扎根的起源故事,都藏在这满眼的历史痕迹里。

关岭自治县断桥镇木城村党支部副书记 马龙友:以前只有八九户人家,这八九户人家爱被外来的土匪侵略,木护栏全部把它围起来,上面搞成尖尖的,把它围起来,土匪他就进不来,从远处看到木围起来就像个小城,就喊叫木城。

循着蜿蜒山路往村寨深处走去,依山而建的石木楼房映入眼帘。石块垒砌的墙体透着厚重,木质的廊柱与屋檐带着温润,在山间错落分布,与青绿的山景相映成趣。

关岭自治县断桥镇木城村党支部副书记 马龙友:木城村的这栋房子是历史最长的了,已经有 200 多年的历史了。它的结构就是石木结构。以前的那些现在都还有留的痕迹,以前的那些雕龙画凤的都还有。具有我们布依族的特色的就是一定要用这种磨石沙来做,它就是象征着我们的布依族有钱的人家,我们布依族的有有名的这个特色。

走出老屋,在村寨中心,还有一棵比老屋更“年长”的“老寿星”——一棵有着800年历史的大榕树。这棵榕树树干粗壮,枝繁叶茂,几乎覆盖了半个村寨广场,对木城村人来说,它早已不是一棵普通的树,而是全村人的精神寄托。

关岭自治县断桥镇木城村党支部副书记 马龙友:目前这棵树就是我们木城村最老的一棵树,大约历史在800多年了。我听我的老辈人说的,他小的时候也是这个样子,现在还是这个样子。它就是见证我们木城村的人一代又一代地发展。有些娃娃些不舒服,或者有些高中要考试这一类似的,他都要来到这个地方祈福,这个就是我们木城村人的精神寄托。

若说依山而建的石木老屋是木城村的 “形”,800 年古榕是村寨的 “魂”,那流淌在村民血脉里的布依文化,便是让这片土地真正鲜活的 “根”。比起这些可触可感的实体遗存,木城人心中更难割舍的,是祖辈传下的文化脉络。

关岭自治县断桥镇木城村党支部副书记 马龙友:我们木城村有 98% 都是布依族人。为了传承我们的布依文化,我们建设有个陈列馆,还建设得有文化长廊,还有很多的民俗活动。就让下一代记得,继承下去。

如今的木城村,既守着文化的“老底子”,也忙着发展的“新路子”。除了依托文化和山水发展旅游,村里还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发展起了精品水果产业,让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关岭自治县断桥镇木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罗吉甫:我们木城村目前的(精品水果)产业有270亩,从2023年起,通过开展线上自媒体、入园采摘等结合的方式,已销售200万斤。销售额度达1000 万元。下一步,继续抓好果园管护,提升果园的品质。通过自媒体宣传拓宽销售渠道,进一步增加老百姓的收入。


安顺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常娴贤 成尅甫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国庆双节保障升级 双五A景区齐发力

视频点播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