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专访|崇山峻岭如何建造世界第一高桥?总工程师刘盛涛详解建设亮点
来源:贵州日报报刊社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30日

花江峡谷大桥通车的现场,微风拂过峡谷,这座横跨花江峡谷的世界级桥梁已展露全貌。记者专访了贵州公路集团六安七标项目总工程师刘盛涛,听他详解大桥建设过程中的多项施工创新亮点——从景区环保施工到地下工程突破,从超高泵送技术到智能监测,每一项突破都凝聚着建设者的智慧与汗水。

1.png

贵州公路集团六安七标项目总工程师刘盛涛正在接受记者专访

“集成化”景区施工:最小化影响峡谷生态

“大桥地处花江峡谷景区核心区域,环境保护是我们进场前就锚定的首要原则。”刘盛涛站在关岭岸施工现场介绍,花江峡谷地形陡峭,传统分散式施工场地布置不仅加剧了对山体、地貌与植被的破坏,还可能影响景区生态。为此,项目团队更换思路采用“集成化场地布置和因地制宜台阶式场地布置”的方案,将施工所需的拌和站、钢筋加工坊、材料堆放区等核心设施集中规划,依托地形打造台阶式场地,实现“一场多用”。

“以往分散布置可能需要多块开挖区域,现在所有设施集中在一个点位,既减少了山体开挖量,又避免了对峡谷景观的碎片化影响。”刘盛涛表示,这一方案让施工用地范围大幅收缩,最大限度保护了景区自然资源,实现了“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协同推进。

1.jpg

花江峡谷大桥主跨

“微扰动”地下工程:5.24米近距施工难题破解

大桥建设中,花江隧道与大桥隧道锚的施工曾是重大挑战。刘盛涛透露,花江隧道与大桥主缆隧道锚同属大型地下工程,两者最小间距仅5.24米,施工中极易相互干扰,甚至贯穿而引发塌方风险。“对于相邻的花江隧道传统施工需先开挖中导洞施工中隔墙,再进行左右洞施工,但这样既延长了工期,又增加了工作量,但在如此近的距离下,反而可能加剧围岩扰动,不利于施工的可控”。

为解决这一难题,项目团队创新科研攻关采取“连拱隧道无中导洞及错步施工法”,摒弃传统中导洞施工工艺,通过精准计算施工顺序与受力平衡,实现相邻的连拱隧道与隧道锚的“交替错步施工”。同时,针对隧道锚单洞室近2万立方米的开挖量(占隧道锚施工周期的2/3时间),团队创新设计“智能多功能出渣系统”——考虑到隧道锚轴线呈45度倾角、底面最大坡度达52度,无法使用汽车运输,该系统既满足设备进出,又能高效转运渣石,最大限度使用机械化施工作业,最终将出渣效率较传统工艺提升三倍,大幅缩短施工周期。

2.jpg

花江峡谷大桥正在检修

“超常规”主塔建设:262米高空实现混凝土“一泵到底”

作为大桥的“脊梁”,262米高的主塔建设面临两大技术瓶颈:超高混凝土泵送与狭窄场地横梁施工。“索塔净高262米,混凝土在长距离泵送中易出现干硬、堵管,这是山区高桥建设的共性难题。”刘盛涛介绍,项目技术团队通过专项技术攻关,优化混凝土配比,研发适配超高泵送的高性能机制砂混凝土,最终实现“从塔底到塔顶一泵到顶”,这一突破也成为他25年建桥生涯中“最高的泵送纪录”。

而在主塔下横梁施工中,2100方混凝土的重量与陡峭地形的限制,让传统落地支架方案“行不通”——支架搭设拆除需大量时间,且材料堆放会进一步挤占施工空间。对此,团队采用“无支架施工系统”,无需落地支撑,既减少了80%以上的支架材料用量,又避免了额外征地与环境扰动,施工进度较传统方案提升50%。

3.jpg

工人正在进行检修记录

4.jpg

工人正在进行检修。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廖文祥

5.jpg

工人正在桥体进行焊接

“全周期”智能监测:光纤传感守护大桥长期安全

“大桥通车不是终点,长期安全营运才是关键”。刘盛涛提到,主缆作为大桥主要受力构件,施工后需进行防水包覆,内部受力、温湿度变化难以直观监测。为此,主缆架设初期过程阶段就预置多组感应光纤,可实时采集主缆的受力状态、温度、湿度数据,形成“健康监测数据库”。

“这些数据会持续为后期营运提供支撑,一旦出现异常,系统能及时预警,确保大桥在复杂气候条件下长期稳定运行。”刘盛涛说。

6.jpg

花江峡谷大桥桥底结构

谈及参与花江峡谷大桥建设的感受,拥有丰富世界级桥梁建设经验的刘盛涛说道:“此前我参与过杭瑞高速北盘江第一桥建设,而花江峡谷大桥以主塔625米高度、主跨1420米跨度,成为当前山区桥梁的里程碑式工程——这样的地形条件与技术难度,短期内难有项目超越。”

在他看来,大桥的意义不仅在于“行车过人”的直接功能,更应该充分发挥它的横向扩展“桥旅融合”的作用带动一方经济的发展:“作为‘桥旅融合3.0版本’的代表,它将带动花江峡谷景区、小花江村等周边旅游发展,为地方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刘盛涛告诉记者,这座桥是他职业生涯的“新高度”,“能参与并见证这样的世界级工程,是一辈子骄傲的幸事”。


上一篇:贵州交警推出双节假期“八项便民服务” 高速公路部分路段应急车道“弹性开放”

下一篇:“码”上游贵州丨8天如何玩转贵州?攻略来了!1588元逛遍贵州主要景点

视频点播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