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种令人屏息的钢铁之美。两根直径约90厘米的巨型主缆如苍穹之弦,高悬于峡谷之上,单根重量达9400吨。它们并非冰冷的铁索,而是承载着整座大桥灵魂的动脉,是力与美的第一重奏鸣。
花江峡谷大桥。廖文祥摄
其下,91对吊索如竖琴琴弦般垂落,与中间的6对中央斜拉扣锁共同编织出一张精确无比的力网,将2.1万吨的钢桁梁轻盈地托举在云端。这不仅仅是结构的堆砌,更是钢铁的韵律,是工程师写给重力法则的一首雄浑史诗。
花江峡谷大桥桥底。廖文祥摄
这钢铁交响曲的基石,深藏于大地之中。一侧,重力锚以16.4万方混凝土、43万吨的磅礴体量,如巨神踏足大地,是将万吨缆索之力驯服于磐石的承诺。另一侧,隧道锚则如定海神针,深钻山体94米,以巧劲化解巨力,展现着刚柔并济的智慧。连接天地的桥塔,采用稳健的六边形结构,从底部最大截面14.1米×10.25米到顶端收至9米×7.5米,线条挺拔而流畅,宛如钢铁锻造的峡谷卫士,默默承受着9.6万吨总用钢量所凝聚的千钧重担。
观光廊道。廖文祥摄
行人经过观光廊道。廖文祥摄
桥体中部结构。廖文祥摄
然而,花江峡谷大桥的钢铁之美,并未止步于工业力量的纯粹表达,它更升华为一种人文的关怀与壮丽的体验。这钢铁巨擘不仅肩负着按4车道标准、承载6000多吨车辆荷载的通行使命,更创新地开启了“桥旅融合”的新篇章。您可以在长810米、宽2.8米的观光廊道上漫步,或立于800平方米的玻璃观光厅中,俯瞰峡谷深壑,将自身的渺小融入这钢铁宏构的壮阔背景里。配套的云渡服务区、酒店、研学基地,让这座大桥超越了交通工具的范畴,成为一个感受科技、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独特目的地。
“步步惊心”项目。廖文祥摄
玻璃观光厅。廖文祥摄
花江峡谷大桥以9.6万吨钢铁,书写了120万吨的厚重传奇。这是一座用钢铁绘就的壮丽诗篇,静卧于花江峡谷,等待着每一位过往者,去阅读它的力与美,感受它的刚与柔。
上一篇:70秒,看花江峡谷大桥“成长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