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贵州馆:传统与现代交融,绽放技能贵州魅力
来源:天眼新闻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20日

9月20日,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展示交流活动现场,贵州馆前人头攒动,一场穿梭于“传统与现代”“自然与科技”“匠心与创新”的精彩旅程在此拉开帷幕。


作为大赛“赛展演会”创新模式的重要一环,贵州馆以丰富展品、互动体验和鲜活故事,全方位展现贵州在超级工程、智能制造、非遗技艺、特色产业及乡村振兴领域的卓越成就,让观众沉浸式感受贵州技能人才的精湛技艺与“技能就业、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时代风貌。


33.jpg

走进“技能就业、技能成才、技能报国”展区,吉利汽车发动机模型前围满了驻足观看的观众。工作人员介绍,作为贵州先进制造业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典范,吉利汽车深化“产教融合”,与多所职业院校合作开设“吉利订单班”,“车间即课堂、师傅即导师”的模式让学生实现“入学即入职、结业即成才”。


44.jpg

一旁的贵州村超文创展台同样人气火爆,吉祥物玩偶、苗绣纹样运动服、侗布工艺足球包等百余款产品,将足球运动与民族文化巧妙融合,不少观众拿起文创产品细细端详,感慨“既能感受村超热情,又能触摸贵州民族文化”。


77.jpg

“古今飞虹·匠心传承”展区内,两座桥梁模型形成鲜明又和谐的对比。花江峡谷大桥模型前,观众纷纷惊叹于它的“硬核实力”——全长2890米、主桥跨径1420米的“山区第一跨”,625米的“世界第一高”,预计本月底通车。“这不仅是一座桥,更是贵州技能人才‘技能报国’的见证!”工作人员的讲解让观众对贵州基建实力赞不绝口。不远处,全榫卯结构的侗族风雨桥木质模型同样吸睛,无钉无铆的工艺尽显侗族工匠的千年智慧,一位观众忍不住伸手轻触模型:“古人的匠心与现代的技术碰撞,太让人震撼了!”


66.jpg

“多彩非遗·技艺焕新”展区是整场展览的“人气高地”。苗族银饰展台前,精美的银饰在灯光下熠熠生辉,观众围着展台询问价格、了解工艺,不少人当场下单带走心仪的银饰。“这是‘穿在身上的史诗’,每一件都经过三十多道传统工艺!”工作人员的介绍让观众对苗族银饰多了几分敬意。


22.jpg

蜡染展区更是热闹非凡,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杨婷婷手持蜡刀,蘸取蜡液在白布上流畅作画,线条灵动,图案鲜活,围观观众不时发出阵阵赞叹。“我能试试吗?”一位观展人员在杨婷婷的指导下,小心翼翼地握着蜡刀体验点蜡技艺,完成后还兴奋地与作品合影。“带来的产品已经卖了很多,又补了2箱货!”工作人员笑着说,蜡染早已不是“老古董”,如今不仅走进巴黎、米兰时装周,还开发出蜡染画、家居用品等,深受市场喜爱。此外,大方漆器的精致纹样、牙舟陶的独特造型,也让观众感受到贵州非遗在现代创新中的无限活力。


11.jpg

“来尝尝我们的刺梨红茶!”“山海协作·黔货出山”展区内,工作人员热情地为观众冲泡饮品。将去刺掏空的刺梨塞入红茶、烘干制成的茶球,在热水中慢慢舒展,茶香与果香交织,喝一口满嘴回甘。“既能喝到红茶的醇厚,又能补充维C,太适合我们年轻人了!”一位观众喝完连连称赞。展区内,刺梨汁、贵州抹茶、精品咖啡等产品整齐陈列,每一款产品背后都有一段助农增收的故事——刺梨汁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黔南州20余个村寨发展,贵州抹茶全国产销量第一、远销海外。“原来贵州有这么多优质产品,以后会多关注‘黔货’!”观众的认可,让工作人员脸上洋溢着自豪。


33.jpg

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贵州馆用一个个鲜活的场景、一件件优质的展品、一段段动人的故事,让观众读懂了贵州技能的磅礴力量,也看到了贵州以技能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坚定步伐。


图/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上一篇:我国首台15米口径亚毫米波望远镜启动建设

下一篇: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在河南郑州开赛 贵州116名选手参加全部竞赛项目

视频点播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