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晚,我市精心打造的贵州省第八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参演剧目舞蹈诗《安·和·顺》汇报演出在贵州大学溪山剧场举行。我市组织相关单位和有关部门人员进行观演。
作为我市参演贵州省第八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的剧目,舞蹈诗《安·和·顺》以屯堡文化为核心题材,通过《止戈以安》《文墨春秋》《大道归心》等篇章,巧妙运用舞蹈、音乐、特色服装道具等多元艺术形式,创新性融合安顺地戏、山歌及布依族、苗族等民间艺术元素,生动讲述了黔中大地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故事,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深刻诠释“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时代主题。汇报演出现场气氛热烈,精彩的演出让观众沉醉其中。
据介绍,舞蹈诗《安·和·顺》故事背景起源于六百余年前朱元璋为平定云南梁王叛乱派傅友德率30万大军“调北征南”,战后为稳定西南命大军就地屯军驻防并实行世袭军户制,通过“调北填南”大迁徙让将士携家带眷从江南、中原迁居安顺一带形成“屯堡人”,其带来的中原文化与本地民族文化交融孕育出“屯堡文化”,特别是在安顺大兴办学之风,涌现出众多人才。该剧围绕贵州“四大文化工程”中的屯堡文化等历史文化研究推广工程,先后展示鲍家拳习练的《家·国》群舞、仡佬族《丰收》收割、苗族芦笙舞与射弩竞技、屯堡女子山歌《欢喜》、布依族《浣纱》舞、地戏演员开箱表演等,在尾声部分各民族身着盛装共舞《一路歌声到安顺》,以欢歌庆贺美好生活等场景表演艺术呈现我国各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辽阔疆域,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书写了辉煌的中国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的安顺故事。
舞蹈诗《安·和·顺》演员 刘梓成:首先这是我们今天第一次正式的汇报演出,最大的感受就是跳的特别尽兴,然后大家的发挥都特别的棒。这次排练特别有特色的点就在于我们结合了很多安顺当地的特色文化。这种这这都是我第一次接触,也让我学习很多,收获很多,也希望大家更多的能去了解了解安顺的文化,了解他们的文化蕴含。
贵州大学学生 莫情覃:看完这个舞剧以后,我就觉得他整体都是非常的震撼,然后包括从演员的那些表达什么舞剧的一些动作什么的,就是平时没有看到这样子的演出,然后感觉能看出那个团队是很认真,然后做出来的东西也是特别有东西的,这个舞剧也让我了解了更多的安顺文化,就是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够到安顺那边去看一下。
安顺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鲍湘远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