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至30日,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将在贵阳举办,为推动数据资源的高效汇聚和开发利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今天起,本台推出专栏【数聚产业动能 智启发展新篇——聚焦2025年数博会】,看贵州各地如何聚焦“四类产业”,奋力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
贵安新区作为贵州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的核心区域,一直围绕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数据价值化、数字新基建,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天让我们走进贵安,看当地如何聚焦算力、数据、应用、产业,持续做强做优数字经济。
在贵安新区光谷智算产业园里的瓴泓智能科技(贵州)有限公司内,500多名数据标注师正在有序地进行智能驾驶、电商平台等领域的数据标注工作。企业的业务全都来自省外,超过六成来自新能源汽车厂商。
“我们99%的数据标注师都是贵州本土的毕业生。”瓴泓智能科技(贵州)有限公司总经理郑科伟说,“从2016年开始,贵安新区几乎所有的高校包括中职和本科在内,都设置了大数据相关专业,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今年可以一下子将人员扩大了两三倍,因为贵州对于大数据产业人才的培育已经走在前列。”
瓴泓智能科技(贵州)有限公司总经理 郑科伟
贵州提出,要大力发展以建设高质量数据集为重点的数据产业,坚持先行先试供好数据,突出数据标注壮大数商。每年,贵州有大数据相关毕业生5.3万人。目前贵安新区已经引育数字人才3.2万人,集聚了7家数据标注企业。今年7月,贵州对3个园区授予“贵州省数智产业园”,持续推动数据标注等产业集聚发展。
位于贵安新区大数据科创城的数据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正在抢抓AI大模型发展机遇,为客户打造高质量数据集。
“通过将企业自身的数据进行数据蒸馏后,生成出高质量的数据库,助力企业应用更能解决自身问题的AI客服、AI培训、AI风控、AI营销。”贵安新区数据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汤寒林说,针对智能制造产业,企业致力于打造中国最大的智能制造、智慧工厂高质量数据集,以高质量的数据集去赋能机器人模型的迭代升级。
贵安新区数据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汤寒林
目前,贵安新区集聚了26个大型及以上数据(算力)中心,算力规模突破85EFLOPS,智算占比超98%,成为全国国产化智算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
今年以来,“黄小西”AI智能体、电解铝大模型等领域大模型应用陆续落地,将继续在24个重点行业和领域发展推广。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贵州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丽“可以看到,贵州智算产业的产业链已经在逐步形成。”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贵州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丽介绍道:“我们已经拥有了智算为主、通算一体的数据中心,依托中国移动大数据贵阳创新研究院的能力,可以汇聚整个中国移动的数据,再加上我们省内的政务数据,在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工厂、智慧矿山等多个行业,推动‘AI+’行动的落地落实。”
刚刚召开的全省数字经济发展推进大会明确,要实现数字经济发展年年有突破、三年上台阶。通过大力发展以智算为重点的算力产业,以建设高质量数据集为重点的数据产业,以行业大模型为重点的人工智能产业,以数智化为特色的电子信息产业,持续做强做优数字经济。
贵州大学副校长 王旭“结合公共大数据的优势,贵州大学正在培育一个创新的国家级的公共大数据平台,为贵州省的经济数字经济发展助力。”贵州大学副校长王旭说:“贵州省发展大数据从最开始的数据的底座,到后来的数据加工采集利用,以及到现在的为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发展做服务,作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贵州的数字经济正在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