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活动之一“京贵化语:未来新材料与化学化工”国际学术会议在贵州民族大学召开。
本次会议由北京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贵州磷化集团“富矿精开”联合创新实验室发起,旨在搭建专业交流平台,深化产学研合作。来自罗马尼亚科学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机构的18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围绕磁性材料、储能电池、绿色化工等主题,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与产业经验,深入探讨新材料及化学化工领域关键科学问题、技术瓶颈与未来趋势。
罗马尼亚科学院院士马里厄斯•安德鲁说:“很高兴能与中国的化工领域专家学者交流。贵州磷矿等矿产资源丰富,化学学科发展潜力巨大,学生可在此持续探索研究。我期待推动罗马尼亚与贵州学生的交流学习。”
罗马尼亚科学院院士马里厄斯•安德鲁接受动静采访
近年来,贵州稳步推进理工科强化行动,服务高质量发展。在此背景下成立的北京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贵州磷化集团“富矿精开”联合创新实验室受到肯定。
北京大学教授张文雄在接受动静记者采访时指出:“该实验室紧扣‘富矿精开’战略,意义重大。贵州资源富集,应着力绿色深加工,从基础原料中获取高附加值化合物。此外,富集磷矿中稀土和氟资源,也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北京大学教授张文雄接受动静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