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哲飞:脚步丈量振兴路 实干点亮乡村梦
来源:安顺市广播电视台    发布日期:2025年06月24日

驻村第一书记是推动乡村振兴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扎根基层沃土,厚植为民情怀,切实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聚焦建强村级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宣传党的政策,始终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用心用情用力做好驻村工作。在紫云自治县猴场镇小湾村驻村第一书记向哲飞自2023年5月份驻村以来,积极探索帮扶措施,从组织帮扶、产业帮扶、人才帮扶、消费帮扶、文化帮扶等方面,持续不断加大帮扶力度,实现从贫困村到文明村寨、法治村寨、民主团结村寨、旅游村寨、特色田园村寨的蜕变。

走进小湾村,驻村第一书记向哲飞正在和村民开着院坝会,这也是他上任驻村第一书记的最后一次开会,作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派驻紫云县小湾村驻村的他完成了两年的驻村工作,这也是和村民做最后的告别,两年的时间他帮助村民解决了小湾村组组通路灯,让村民们真正的得到了实惠。自2023年6月被中航工业选派驻村担任第一书记以来,他始终牢记要踏踏实实干事,认认真真帮扶。他将村民当成自己的亲人,把村民的事当自家事,真情付出,真心帮扶。从驻村的第一天起,向哲飞就与村干部一道逐一走访了小湾村在册的每一户,仅一周时间有关每一户村民的生产生活、耕地种植、牲畜养殖、经济收入等情况他牢记于心。

紫云自治县猴场镇小湾村 村民 周云起:解决的地方事他们解决多了,有好多的困难的时候他们都搞清楚,那些路、路灯,各方面都搞得可以的,满意的。

紫云自治县猴场镇小湾村 驻村第一书记 向哲飞:第一次开院坝会开群众会的时候,村民就给我提出了这个问题。那么给我提出这个问题以后呢,我就给村民表态了,我说在我驻村这两年之间,我如果解决不了,那我要申请继续留任,把这个事儿解决以后,我再回去。

据了解,向哲飞驻村的两年时间里,通过走访每一家每一户,切实的了解村集体急难愁盼的问题,建立健全工作台账,完善了“驻村帮扶联席机制”,通过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和省国防科工办为主导,对其帮扶的紫云猴场镇小湾村、四合村、大田坝村和紫云板当镇同合村、尅混村、紫云格凸河镇格丼村为主体,由其挂职的县领导担任召集人,驻村第一书记和村党组织书记任成员,形成的“1+3+n”联村抱团帮扶架构,统筹一体推进驻村帮扶工作,建立资源、能力、需求三个工作清单,加强完善驻村制度。

紫云自治县猴场镇小湾村 村支书 秦江山:相当于说变化非常大,在我们这个几任驻村书记带领下,还说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像我们这个去年就单独就是我们这个是之前没得报团之前,我们一个村可能就是我们销售基本上就是在个百八万,但是想从我们实现搞这个抱团起来之后,资源共享之后,我们有提升到这个40来万,接近40来万,所以在我们这种山区来说,产业规模不大这种情况来说,还是增加了收入。2023年我们人均收入在13000多点,2024年底我们人均收入达到了18000元。

紫云自治县猴场镇小湾村 驻村第一书记 向哲飞:要真真切切的解决村民的一些急难愁盼的问题,就是我们从产业发展,我们从党建产业发展,从很多方面呢着手做了很多工作,那么我们真正的着力点,是在这个产业撬动我们村民的真正正的致富增收。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向哲飞深切知道着力于乡村人才培育才是真正带动致富的关键,两年的驻村工作中,通过走访了解到,紫云这个边远的山区县城,很多乡镇的孩子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以后,都选择了外出务工,导致乡镇的文化水平很难提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向哲飞通过“央地联动、党建联建、产业联营”机制下,着力推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和省国防科工办实施“蓝天工匠”航空职业教育帮扶,并和紫云自治县民族职业学校签订3+3教育帮扶计划,将乡镇中适龄学生推向跟高的学堂,让他们通过学习技能改变命运,有效提升乡镇人才储量。

紫云自治县民族中等职业学校 副校长 范文评:我们最开始预计的是30人的一个班,直升到我们的贵阳职院继续升学,然后提高他们的学历,我们还是希望我们的学生,大部分走升学的道路,然后去提升我们学生整体的一个综合素质,让他们在以后的就业岗位上,有更强的一个竞争力。

紫云自治县猴场镇小湾村 驻村第一书记 向哲飞:那我们在职业教育的这条道路上,让学生从进入专业到以后就业都是很好的一个阶段,从我们职院毕业以后,就可以直接到我们军工单位,把优秀的学生直接分配到我们军工单位去工作,真正做到我们就业一人,脱贫一家的教育理念。

两年后的今天,小湾村的路灯亮了、果园丰收了、乡亲们的腰包鼓了,村集体账户从30万元增长到80万元。这组数字背后,是向哲飞对自己驻村工作交付给老百姓的满意答卷。也是小湾村32名党员与1865名乡亲共同书写的奋斗篇章。

安顺台记者:吴玲 紫云台 龙尚武报道

编辑:潘慧

责编:丁世飞

编审:李伟




上一篇:安顺市开展《贵州省水路交通条例》宣传活动 护航水上交通安全

下一篇:吸引游客7万人次 西秀区旧州镇“五·二八”民俗活动共赴文旅之约

视频点播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