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浩荡满目新,感恩奋进正当时。
收官开局,枢纽之机。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贵州考察,赋予我们“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贵州新风采”的重大时代使命,深刻指出“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殷殷嘱托点燃万千奋斗者的热情,为贵州标注了历史新坐标,擘画了发展新图景,注入了强劲新动能。
4月16日,丹寨万达小镇的晚霞。苗西明 摄
山迎峰,迈出跨越脚步;水奔腾,激荡弄潮豪情。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是牢记嘱托、忠诚感恩的政治宣示,是紧跟核心、奋进新征程的行动动员,鲜明提出展现“六个贵州新风采”,是在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时代背景下的风采,是彰显全省各族干部群众奋进状态的风采,是凸显贵州特色优势的风采,更加增强了紧跟核心奋斗的政治自觉,更加明确了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任务,更加提振了展现贵州新风采的激情干劲。
放眼今日之贵州,17.6万平方公里的红色热土,贵州新风采正如熔岩滚烫喷薄,全省上下沉浸在总书记考察带来的温暖、幸福和喜悦中,从机关到基层,从城市到乡村,到处呈现着深入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场景,到处洋溢着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处处铺展着实践创新的画面。
当新时代的春风拂过贵山贵水,当现代化的号角响彻黔中大地,“天堑变通途”已建成大西南交通枢纽,“山水美如画”正描绘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中国天眼”激发追天逐梦的豪迈壮志,“中国数谷”奏响新质生产力的时代浪潮,“村超”“村BA”卷起自信自强的华彩乐章,4600万各族儿女正以忠诚感恩之心、攻坚克难之勇、科学务实之为、众志成城之力推动殷殷嘱托落地生根、尽收其效,在中国式现代化壮阔征程中奋发有为展现贵州新风采。
一
奋进贵州新风采,镌刻在牢记嘱托、忠诚感恩的思想根基上。
贵州是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地,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核心开始形成的地方,是习近平总书记关心关怀下各项事业大踏步前进的地方。在这里,“两个维护”的忠诚之根深扎大地,知行合一的奋进之志贯穿实践。
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对贵州工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相互贯通,既是一以贯之的战略指引,贯穿新发展理念的工作要求、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体现勇闯新路的创新精神、凸显从严从实的鲜明导向;更是与时俱进的精准指导,既精准把脉贵州发展的短板弱项,又科学开具系统施治的治本良方,极具思想引领力、实践穿透力、时代感召力,是做好贵州一切工作最权威、最深刻、最有力的科学指导。
“完成好总书记交办的各项任务”就是忠诚感恩最持久最深厚最有力的具体体现。贵州用实践成效不断证明:一以贯之的战略指引、与时俱进的精准指导,持续激荡后发追赶的新动能。
4月23日上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黔东南州“理论宣传二人讲”宣讲组走进丹寨县南皋乡石桥村。
更加坚定自觉在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上见思想——
“我会把听到的温暖话语、生动故事结合运用到自己的宣讲中,增强宣讲的现场感、吸引力和感染力”。“沿着总书记的足迹”省委宣讲团赴肇兴侗寨开展沉浸式备课,宣讲团成员言语赤忱。这个春天,贵州掀起宣讲热潮,深情转达总书记对贵州各族儿女的深切关怀;一场场冒热气的宣讲化作春雨沁润黔贵大地,流淌进各族儿女心间。
更加坚定自觉在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上见行动——
贵州以最高政治站位、最高工作标准、最强责任担当,全力抓好学习宣传贯彻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这一首要政治任务和长期战略任务,坚持“第一议题”抓学习、“第一遵循”抓贯彻、“第一政治要件”抓落实。持续加强政治监督,确保政令一贯到底、见行见效。
大龙开发区新材料产业集群。(大龙开发区新闻中心供图)
更加坚定自觉在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上见实效——
今年一季度,全省上下只争朝夕、凝心聚力,推动“稳”的基础支撑有力、“进”的动能积蓄成势、“好”的态势巩固发展,实现“开门红”。各地各部门仍需坚定信心、保持定力,瞄准问题点、波动点精准发力,紧紧抓住干好每一天,确保上半年“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展现贵州新风采,不是轻轻松松的抵达,而是久久为功的步伐;不是敲锣打鼓的宣言,而是披荆斩棘的实践。贵州各族儿女深刻懂得:将殷殷嘱托化作“赶”的春汛、“转”的春雨、“干”的春风,才能让思想伟力持续转化为发展动力,把总书记擘画的“大写意”在贵州化作“工笔画”。
二
活力贵州新风采,彰显在大抓产业、提质增量的发展答卷里。
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一以贯之又与时俱进,这既是对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和历史耐心的有力鞭策,更是寄予贵州探索新经验新路径的殷切期待。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招商”,贵州正在书写质的有效提升与量的合理增长新篇章。
发耳煤业厂区。
“传统突围”与“新质生长”深度耦合,产业筑基壮底气。
六盘水发耳煤业采用5G+AI监测系统让煤矿开采效率提升54%,曾经的“江南煤都”进阶为数字经济与能源革命融合的创新高地;上海市信息化企业家协会24家企业来贵考察交流,5份合作协议落笔签约,沪贵两地将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展开合作,“中国数谷”涌动来自长三角的新动能。
贵州以“3533”目标为引领,锚定“六大产业基地”建设,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新兴产业“新枝结硕果”。2025年,全省安排300亿元财政资金注入“四化”等产业基金,安排100亿元财政资金支持产业发展,推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取得更大成效。
“落地速度”与“项目精度”生长竞秀,项目攻坚显锐气。
短短18天时间里,惠水县接连签下4个农业方面的大项目,另外还引进3家大型企业,总投资达2.9亿元;毕节磷煤化工一体化项目打通循环经济脉络,六枝“煤-焦-氢”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开启能源革命新篇,开阳“磷硫钛铜铁锂氟”耦合循环项目推动矿产开发向精深加工跃升。
一个项目就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贵州建立“5+3”项目化抓落实机制,各级各部门以项目建设打造经济发展引擎,一批批重大项目“破土而出”,为高质量发展持续夯实基础。
4月22日,贵州省文旅产业长三角地区(杭州)招商洽谈会现场。
“开放枢纽”与“赢商行动”协同并进,招商聚势汇人气。
杭州,西子湖畔,贵州文旅产业长三角地区招商洽谈会的热浪让人眼前一亮:推介1000个文旅产业招商项目,推出“引客入黔”奖励机制,推行“一票五日畅游”政策……贵州带着最美的风景、最好的项目、最优的服务,打开对接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的开放之门。
营商环境好不好,校验干部行不行,企业最有发言权。贵阳贵安在全国率先构建服务民营经济满意度测评体系,让企业用“安不安全、方不方便、赚不赚钱、清不清廉”的标尺丈量改革深度;“贵商易”平台为460万市场主体架起“六找”服务云桥,毕节“贵人服务·毕须办”经验获国办推广。
贵州正以破冰之志打开开放新格局,以无我之境锻造营商硬本领,以共情之心涵养营商新生态。广大干部队伍以廉洁意识筑牢底线,用诚信意识浇铸口碑,让服务意识化作春风,一个更具活力、更富魅力、更有张力的新贵州动能勃发、精彩纷呈。
三
幸福贵州新风采,绽放在城乡融合、共同富裕的真挚笑颜中。
贵州县域人口占比高、经济占比重,既承载着巩固脱贫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使命,又肩负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重任。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总书记念兹在兹。紧扣潜力在县域、关键靠兴业、落点在富民,贵州正奋力探索兴业、强县、富民三位一体的特色发展路径。
以错位发展之势绘就百舸争流图。
湄潭茶海翻涌着千年茶香与现代产业科技互融共进的浪花;织金煤海升腾起磷化工的产业云图;荔波绿宝石闪耀着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魅力……一县一风采,在贵州88个县域化作生动实践。
当正安吉他的和弦拨动海外音乐节,当锦屏羽毛球的弧线划过国际赛场,“全球每7把吉他1把正安造”“每10个羽毛球1个锦屏产”的喜人数据,揭示着县域经济的黄金法则:唯有找准坐标系里的独特方位,才能刻下鲜明印记。
以串珠成链之智编织四化协同网。
贵安新区产城融合热土上,15万新增就业者的脚步丈量着新型城镇化的包容温度;武陵山脉锂电池基地里,千亿级产业集群的脉动诠释着新型工业化的创新速度。
贵州以四化协同破题,农业现代化固本,山野里的刺梨结出了甜日子;旅游产业化塑魂,山水间的人文资源谱写了交响曲;新型工业化壮骨,开采出矿产新优势;新型城镇化聚人,汇聚成发展新能量。
以倾心惠民之笔书写共富新答卷。
肇兴侗寨的侗乡特色产业基地,非遗传承人正以蜂蜡为墨、蜡刀为笔,在土布上绘就精美图案。这家非遗手工合作社,为寨内200多名妇女提供了稳定就业,并带动周边村寨妇女居家就业增收,2024年产值达1800万元。
想人民之所想,践人民之所盼,县域经济发展的终极刻度,始终标注在群众的获得感上。让“脱贫的兜底必须是固若金汤”,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一批农业强县、工业大县、旅游名县和特色产业县正加快培育,更靓的城乡、更多的岗位、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一份份期待照进现实,贵州人民的日子更有盼头、更有奔头。
从物理聚集转向化学反应,从单点突破转向系统集成,县域经济“发展指数”与“幸福指数”同频共振,一个更具获得感、幸福感的贵州跃动而出。
四
文明贵州新风采,抒写在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的时代长卷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贵州历史底蕴深厚,红色文化丰富,民族文化多姿多彩,要利用这一优势,增强文化自信、化风育人,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文化自信的偾张,正在黔贵大地奔涌成势,充分展现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省的团结乐章、培育城乡文明新风的自觉行动、各民族文化美美与共的绚丽图景、打造“多彩贵州”文旅新品牌的丰富实践。
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红飘带”)建筑外观。
以文化基因铸就自信脊梁,这是展现风采的自信窗口——
作为长征精神淬火之地、阳明心学悟道之源、多民族文明共生之壤、家国情怀凝结之所,贵州深藏的文化密码,都是解码中华文明五种突出特性的密钥。总书记“增强文化自信、化风育人”的嘱托,在“红飘带”数字长征的沉浸式体验中具象化,在“村超”万人空巷的欢呼声里年轻化。文化自信是深扎在红色热土的初心、熔铸于民族交融的智慧、闪耀于时代创新的锋芒。从黄果树瀑布到“黄小西吃晚饭”文旅品牌,从喀斯特峰林到“来贵州瞧‘桥’”的自信邀约,贵州正将自然珍宝与文化瑰宝锻造成文明新风采的时代双璧。
以精神火炬照亮化风之路,这是幸福生活的生动写实——
文化如水,浸润奋进之力;文明如火,焕发精神之光。榕江月寨的“嬢嬢团”白天执锄头勤忙活,夜晚举火炬燃激情,用球场上的欢歌诠释物质精神双重富裕;侗族鼓楼历经六百年风雨,仍以“讲款”制度凝聚共识,这正是“化风育人”的生动注脚。从“贵州好人”的凡人善举到“文明村镇”的实践创新,从“阳明心学”的当代阐释到“知行合一”的基层治理,贵州人民正在书写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比翼齐飞的文明答卷。
在中国国际时装周上的贵州“村T”少年少女们
以创新实践绽放多彩新韵,这是时代映照的厚重诗行——
奋力打造习近平文化思想生动实践地,加快建设多彩贵州文化强省,既要创造转化文化根脉,更需创新发展时代新章。以“多彩贵州”文旅新品牌为牵引,“文旅体融合”战略下,“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依托数字技术让红色记忆破屏而出,“村BA”的篮球击地声与苗族银饰叮当声共鸣,侗族大歌用民族音律征服世界耳朵……一个个贵州特色文化IP竞相争艳,形成了文化繁荣与经济社会向好齐头并进的良好势头,是以“两个结合”激活文化生命力的创新探索,绘就“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生动画卷。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贵州将以更坚定的文化自觉、更深厚的文明滋养、更蓬勃的创新实践,让多彩文化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核心拼图,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书写独特的贵州篇章。
五
美丽贵州新风采,铺展在山清水秀、绿色低碳的青山绿水间。
贵州是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之一,也是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习近平总书记“保护好生态环境,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殷殷嘱托,正转化为新时代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智慧。
护好绿水青山,才有金山银山。
赤水河畔,碳汇交易的制度创新让每片竹海都能生成经济价值;梵净山下,生态银行的试点探索让山水林田变身可计价的绿色资产。63.3%的森林覆盖率与48%的绿色经济占比,透析出生态治理的智慧结晶。
生态在山上,希望在山上。210万亩刺梨在石旮旯里扎了根,石头缝里长出了“金果果”;色彩斑斓的杜鹃花海、金黄灿烂的油菜花田……游客“慕花”而来,催热“赏花经济”,贵州各地以花为媒,发展餐饮、民宿等产业,将生态颜值转化为经济产值,为旅游产业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动力。
当1376个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单元织就“生态天网”,当“世界自然遗产地”数量登顶全国,贵州用30项全国推广的生态改革经验证明:绿色发展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更是抢答题。
国家电投贵州金元织金“上大压小”异地改建项目
绿色转型没有退路,只有新路。
“项目拥有两台660兆瓦燃煤发电机组,锅炉采用世界首台燃烧高硫无烟煤W型火焰锅炉。”织金县珠藏镇前进村,国家电投贵州金元织金“上大压小”异地改建项目正在紧锣密鼓施工,项目建成投产后,将采用先进的除尘、脱硫、脱硝等环保设施,对能源产业安全高效、清洁低碳发展具有引领带动作用。
“每年可消纳140万吨磷石膏,制取65万吨硫酸,联产80万吨水泥。”贵州磷化集团投资13.14亿元,成功建成了“1468”磷石膏无害化处理与综合利用新项目,实现了硫的循环利用和钙、硅的价值化利用。
贵州磷化集团中低品位磷矿石国家重点实验室
当清洁智慧电厂为传统煤电行业树立清洁低碳标杆,当磷石膏大宗规模化利用这道世界性难题得到有效破解,“生态优先+产业升级”的双轮驱动模式成为“多彩贵州拒绝污染”这一坚决号令最有力的科学实践。
美丽中国看贵州,幸福日子有奔头。优良生态环境是贵州最大的发展优势、竞争优势和第一资源、宝贵财富。从“山地公园省”到“绿色聚宝盆”,贵州用事实说话,持续擦亮天蓝、地绿、水净、空气清新的靓丽名片,充分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齐守的生动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美丽画卷。
六
勤廉贵州新风采,烙印在心齐劲足、风清气正的作风建设上。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今年是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90年前,就在大西南的山水之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历经血与火的考验,冲破艰难险阻,实现了生死攸关的转折。
遵义会议会址。(贵州图片库供图)
习近平总书记感慨系之:“从通道转兵到黎平会议,从猴场会议到遵义会议,这是一条红军的生路,一条共产党的生路,这个火种保留下来,才有了我们今天。要弘扬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以昂扬斗志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梦想道标已在新征程上定格,扬帆远航还需凭“好风”蓄力。今年,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确定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全党学习教育主题,传递出把作风建设进行到底的鲜明信号。
贵州紧扣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钉钉子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长效,推动党员干部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
贵州长江汽车有限公司的总装车间内,技术工人在岗位上忙碌。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涛摄
在上与下的统一中,以身作则的示范多了,“跟我干”的足音更响,破题发展的“向心力”更加强劲——
以上率下,要在引领,形成“头雁效应”。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作为调研式推进工作领衔课题,省委、省政府高规格建立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联席会议制度,省领导带头示范联系服务民营企业和商会,2024年,民营企业新签约投资项目3487个,占全省新签约项目的90.48%,为贵州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在实与虚的较量中,干事创业的使命重了,办实事的激情更旺,踏实做事的“氛围感”更加浓厚——
村级报表由95张减少到1张,专项招聘486名优秀村干部进入事业编制……省委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深入基层调研,研究出台30条“干货”满满的措施,直指“减负、增收、提质、拓渠、优考”,着力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切实为基层明责减负、松绑赋能。
肇兴侗寨的传统工艺合作社工人们正专注地用蜡刀在布上绘制图案。
在正与邪的斗争中,涤荡作风的号令明了,“钉钉子”的力量更强,为人民服务的形象更加鲜明——
黎平县对蜡染等民族特色产业发展开展“嵌入式”“点题式”监督,严肃查处套骗补助资金、虚假培训等问题,推动政策扶持资金用到“刀刃上”,发放政策扶持资金380余万元,打造了侗族蜡染体验基地1个、扶持成立合作社40个,打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带动2000余名染娘人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让侗寨群众的日子更红火。
新时代的“赶考”,考的不是表面文章,而是破解发展难题的实践智慧,造福人民群众的硬核答卷。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推进自我革命,一场“作风革命”席卷黔中大地。领导干部“一线办公”破解发展难题,党员干部“揭榜挂帅”攻克发展梗阻,“马上就办”的效率与“办就办好”的质量,成为贵州干部最鲜明的标识!
黔山贵水领袖情,思想领航万象新。奋进新征程使命在肩,展现新风采梦想催征。
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植“感恩奋进”的精神基因,以“牢记嘱托闯新路”的赤胆践忠诚,用“绿水青山写答卷”的实干强担当,坚定信心、苦干实干,稳中求进、善作善成,奋力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贵州新风采。
来源 贵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