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共潮生|黔浙情缘:相知相惜与双向奔赴源远流长
来源:贵州日报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22日

4月22日,杭州西子湖畔,贵州省文旅产业长三角地区招商洽谈会拉开帷幕。这场跨越千里的“山海之约”,不仅是两地文旅合作的新起点,更是延续了黔浙两省的相知相交——从屯堡文化的历史渊源,到阳明心学的思想纽带,从抗战烽火中的文军西迁,到新时代的产业共振,在历史长河中,两地携手同行,留下许多动人篇章。


600年前,明王朝“调北征南”的号角声中,江浙子弟跨越山河,且耕且战,在黔中大地筑起星罗棋布的屯堡村落。安顺的石头房屋内,精雕的窗棂纹样,切割着江南月影;镇远、安顺等地的“江浙会馆”,吴语商谈绕梁不绝;娄湖烟雨里沉淀着嘉兴文脉,旧州餐桌上茨菇牵起游客的思乡记忆;屯堡妇女的宽袖大襟服饰中,明代江南样式流传至今……一次次跨越山河的相携,让黔浙两地紧紧相连,开启了两地一轮轮山海情缘。


IMG_1517.JPG

挺立在山间的屯堡村落,仿佛一本本线装书,待人探寻。图为安顺市西秀区七眼桥镇本寨村。安顺日报社供图


500年前,浙江余姚人王阳明贬谪贵州龙场,于绝境中悟道“知行合一”,黔浙两地自此共享思想原乡。“雪满山城入华天,归心别意两茫然。”王阳明东归时,贵州弟子与山民相送30里的羁绊,化作一场跨越500年的文化接力:黔浙两地成为阳明心学研究重镇,辐射到全国乃至海外,学者间的交流交往日益频繁;合拍纪录片《阳明悟道》、联创话剧《此心光明》、共推“阳明三万里”文旅IP……思想的火种,在两地的互动交融中,终成燎原的星河。


7.jpg

1937年浙大西迁,2600公里“文军长征”终抵贵州遵义湄潭。湄潭人腾让出最好的房子,供给鱼米,支持浙大师生办学,在湄潭生活过的师生中,后来出了50多位院士。浙大以现代农技反哺,为小城带来文明的春风,造就“西南茶城”美誉。而今,浙大支教团的粉笔声仍在黔北山村回响,两地学子共同诵读竺可桢铜像前的十六字训言时,求是精神已化作跨越时空的纽带。


8.jpg

竺可桢在湄潭时期主持学术会议。


2016年,贵州与浙江签署旅游战略协议,开启“山地公园省”与“诗画浙江”的深度联动。此后,两地文旅合作成果丰硕:通过“非遗走亲”活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互鉴;浙江长龙航空架起两地文旅“空中走廊”,贵州“支支串飞”产品以定制化服务登陆杭州,吸引了大量游客;在长三角暑热之际,贵州凭借23℃的凉爽气候,吸引了众多游客。2023年3月,贵州在江苏南京、浙江杭州同步举办“多彩贵州”文旅宣传推广暨招商推介会。贵州重点围绕“9 2 2”特色资源,推出35个重大招商项目,总投资达714亿元。当天,贵州25家旅行社与江苏20家、浙江5家旅行社现场签约,共谋文旅市场发展。黔浙两地在新时代奏响了山海交响曲,推动两地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2.jpg

从明代军屯的夯土声,到浙大湄潭的晨读声,从阳明心学的思辨之火,到文旅领域的交汇交融,黔浙600年的山海交响,始终激荡着“互补共生”的智慧。 当2025年招商会的签约笔触落下,这幅跨越时空的协作长卷,正在续写更磅礴的篇章——山海有情,未来可期。



上一篇:普京签令!批准与伊朗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

下一篇: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情况

视频点播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