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关岭自治县供电局聚焦重点问题,一开始就奔着问题去,揪着问题改。针对农村留守老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群众安全用电难题,组建电力队伍主动上门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十多分钟时间,关岭自治县断桥供电所的电力人员便让坝陵村张启秀老人家里的灯重新亮了起来,这已经不是他们第一次上门提供电力服务,对老人家里供电线路了如指掌,维修起来十分快捷。用电恢复后,电力人员放心不下,又对老人家里电器插座逐一进行检查。
关岭断桥镇坝陵村烂坝组村民 张启秀:“我们电灯不亮,年轻的不在家,我们老人在家不会修,电灯坏就请他们供电所的人来修,修好得煮饭吃、热开水,有电了就是方便。”
在农村,由于村青壮年劳力长期外出务工,独居老人不在少数。针对这部分老人年纪大,对用电知识掌握少,安全意识不强的情况,关岭自治县供电局采取划片分区的方式,各供电所除常规入户检修外,将重点关注供电区域内的留守老人,推出上门服务、常走访和电话机制,构建“亲情式”服务体系,及时解决老人们用电难题。
关岭断桥供电所配网综合作业员 魏兴:“针对用电情况,我们每家每户基本上都要走到,对于老弱病残这类人群我们会长期关注,经常来给他们检查家里的线路各方面这些情况。我们在各个地方都张贴片区管片经理名片,为了让大家家里有用电存在情况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供电部门,我们及时来帮他们抢修。”
关岭断桥镇坝陵村烂坝组村民 杨志明:“他们经常来的,年轻人在外面打工去了,家里电路烂了打电话他们来修的,他们来修好我们高兴,方便多了。”
截至目前,关岭自治县供电局各电力服务队伍已经为留守老人上门服务一百多次,解决灯不亮、插座不好等用电难题80多件,让老人们用上放心电、满意电。自“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关岭自治县供电局按照“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认真倾听群众呼声,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注重解决群众最急最优最盼的紧迫问题,用群众获得感来检验主题教育效果。
在深入调研查找问题后,关岭自治县供电局又瞄准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群众安全用电这一难题。搬迁群众如今的新生活离不开用电,做饭烧水取暖每一样都得使用电器完成。为切实解决搬迁群众用电中的难题,关岭自治县供电局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设立了电力服务工作组,随时上门服务。
关岭同康社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 李成华:“从我们一搬过来水电都通,这里新的电器我们都没用过,一来这里他们就给我们介绍,哪个怎么用给我们指点,要怎么做,感谢他们,这份情谊我们要好好记着。”
群众搬到哪里,电就通到哪里。搬迁群众不再花费精力四处跑,有事就找工作组,不出社区便可办理电表落户;不再担心用电困难,工作组随时上门检修维护。大到全社区上千名搬迁群众的供电,小到群众家里一个小电器的安全使用,电力人员都事无巨细,全心全意当好群众的“电管家”。
关岭供电局配电所副主任 左远兴:“在这点的初心,就是老百姓一搬进家,手一按开关灯就亮。我们工作组在这个地方是24小时是全天的、是轮流的,每天都有专门的人员在这里值守的。现在是不让老百姓出门、不让老百姓去找我们,我们是主动联系客户,主动联系老百姓到家里面为他服务。”
新闻联播记者:王泳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