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减一增”推进农业产业革命
来源:安顺市广播电视台    发布日期:2019年01月14日

  2018,我市在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深刻的产业革命中,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调减低效农作物种植面积,大量增加高效经济作物面积,这一减一增之间,带来了农作物种植品种的改良升级,种植技术的革新,思路的调整和拓展,使土地的产出不断提高,农民收入不断增加。

  王舟兵是关岭断桥镇最早发展柑橘的果农之一,前些年收入十分可观,但是随着市场发展,这些老品种的销量已经远远不如从前了。        

        关岭断桥镇果农 王舟兵我们以前太老化了,思想跟不上,我种这一片果树这么大的面积,才收到一万多斤,大约收入在五六万。

  像王舟兵这样的果农,关岭断桥镇有500余户,种植精品水果面积达5500亩,覆盖戈尧、纳建、木城、德新四个村。20183月,断桥镇引进云南宾川商家“水果之乡”进行投资并为农户提供水肥一体化等无偿技术服务。现在,王舟兵的10余亩果园全部种上了新引进来的沃柑和莫科特部分果树已经开始挂果。

  关岭断桥镇果农 王舟兵现在在政府的领导下,给我们无偿的请来技术人员,我相信在下一年我们的产量会更加提高。

  目前,断桥镇正在进行第一期4500亩的青秋脐橙、无核沃柑、葡萄柚等精品水果种植,预计3年后挂果,第五年达到丰产,群众可以通过入股分红、务工等方式获得收益。

  关岭断桥镇党委委员副镇长 刘应国通过技术革新,让老百姓更多的尝试我们的新技术,为我们断桥脱贫攻坚奠定坚实的基础。

  如果说引进新品种是增加了致富渠道,那么引进新技术就是将这致富渠道进一步拓宽。在经开区幺铺镇南山村东南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蔬菜大棚里,一片片绿油油的蔬菜长势良好,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忙着收割新鲜蔬菜。

  经开区幺铺镇南山村东南合作社技术员 樊国银大棚莴笋和露天相比提前了1个月上市,增产30%,我们辣椒这种品种的亩产15000斤左右,莴笋一般8000左右。现在我们主要做的是错峰蔬菜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

  而四年前,南山村大面积种植的是玉米、水稻等农作物。

  经开区幺铺镇南山村东南合作社总经理 齐维贤以前我们南山村是以传统种植为主,总共的年收入不到100万元,现在根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得到政府支持资金各方面的支持,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大力发展“短平快”,错峰上市蔬菜,现在每年的年收入达到600多万,带动我们附近的贫困户50多户。

  传统农业在新思路下不断发生变革,“创新”成为了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在紫云板当镇,巨菌草种植是循环农业的重要一环,在这里,巨菌草加工成青草料、青贮饲料,用来养鸡、养鱼、养羊,而鸡粪、羊粪则加工成有机肥用于种草和农作物施肥。

  板当镇作为国家菌草种植示范基地,通过招商引资建成了青贮饲料加工厂、菌棒加工厂、生物有机肥厂,有效打通产业发展关键连接点,以畜牧养殖、有机造肥、还田还草的绿色发展思想,实现种草、施肥、收获到加工的全产业循环产业链。

  紫云新农科技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 李林村民们将牲畜的粪便和废弃的菌棒收集起来运往生物有机肥厂加工成粉末状的肥料,待下一季度种植菌草的时候施施肥,菌草便能长得又高又壮。

  目前,板当镇菌草种植面积5000余亩,其中有3000余亩可收割采收,已建成青储饲料生产车线6条,菌棒生产车间和有机肥生产车间正在完善设备安装,草下养鸡数量达3万羽。

  紫云板当镇副镇长 梅平现在我们坚持的就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是大量发展种草,因为基本一年四季山上田里面都是青的,而且这个草也可以(起到)保土的作用。

  无论是新品种还是新技术、新理念,这些引发农业产业变革的因素,为广大农户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正逐步显现,我市特色农业和设施农业也在创新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

  这一年,我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和脱贫攻坚。

  这一年,我市全力培育新型农民,不断提升农村劳动力生产水平

  这一年,我市全力促进一二三产融合,推进绿色优质农业产业裂变发展。

  这一年,我市农业农村经济稳步提升,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60亿元,增速7%左右;畜牧业产值占一产比重继续保持全省领先。

  市农委主任 丁乃奇志刚书记提出了,农村要来一场深刻的产业革命,所以我们上下全力推动农村产业革命,特别是以经济作物种植为主,安顺以蔬菜为主的调减玉米的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也让我们看到了农村发展的希望,脱贫攻坚的信心,我们也为下一步做好乡村振兴做好一些探索示范。

安顺台记者:吴琪


上一篇:社区基层干部的“两会”期待

下一篇:市领导检查政协安顺市第四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筹备情况

视频点播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