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我13岁,日本鬼子占领了我的家乡。鬼子抢粮、到处砍树修炮楼,要道上还架了铁丝网。只要有人路过就盘问这、盘问那,一些村民顶撞了两句,就当场被刺刀刺死,家乡变成了人间地狱。我参加了村里的联防抗日游击队,每天都带领一群小伙伴在村口放哨。我的一个堂哥参加了八路军,我很希望能像堂哥一样打鬼子。
1944年1月,14岁不到的我就报名参加了冀鲁豫边区八路军,部队里的战士们都叫我“小八路”。尽管在枪林弹雨里东奔西走,但沿途的百姓给了我们无穷的温暖和力量。老百姓就算生活再困难,也会千方百计地为部队筹集粮食。一天,有位老大娘特意给我送来了她纳的千层底布鞋和刚炒的干粮,虽然因为部队纪律没有收下,但是我心里真的很感动。抗战胜利的幕后英雄,其实是成千上万的群众。
我先后参加了河南省清丰、南乐和山东省的东平、阳谷战役,东平和阳谷战斗最为激烈。1945年春,我跟随部队参加东平一线的战斗。敌人特别狡猾,依靠炮楼据点死守,一时无法攻克,战斗打得非常激烈。战场上火光四起、硝烟弥漫,我和战友们一个晚上冲锋了三四次。敌人被打退后,不一会儿又攻上来,拉锯式地反复争夺阵地。看着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去,我悲痛万分,但来不及多想又投入到紧张的战斗中。后来经清点,我所在的军区部队死伤战友80余人。不久,东平、汶上取得了关键性胜利,随后收复了单县、丰县等地,恢复了微山湖中心区,并向郓城、菏泽等地攻击,使鲁西各小根据地连成了一片。
后记:
新中国成立后,吕长鸿先后在贵州炉山县(今凯里市)机械工业局等部门工作,1990年11月在凯里市税务局离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