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刺梨种植面积加工产能产品种类均占全国九成以上|“深山果”长成百亿产业
来源:贵州日报报刊社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9日

8月,金灿灿的刺梨汇成条条“黄金带”,点亮了贵州山野,点燃了采摘与加工的热潮。昔日的山野小果,如今已壮大为耀眼的百亿级“黄金产业”,全省种植规模152万亩,综合产值100亿元左右,种植面积、加工产能、产品种类占全国90%以上。贵州,已成为全国刺梨产业的发源地和引领地。

17546401433691.jpg

依托优越的自然禀赋和良种选育,我省已形成以六盘水、安顺、毕节、黔南为核心种植区,盘州、水城、龙里、贵定等15个县(区)为产业集聚区的布局,刺梨种植面积稳居全国第一。经过多年持续发力,刺梨产业已发展成为我省的生态产业、富民产业、现代产业,也是贵州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在拓展“两山”转化通道、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构建贵州特色现代化工业体系上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独山县友芝村刺梨喜获丰收。(独山融媒体中心供图).jpg

独山县友芝村刺梨喜获丰收。(独山融媒体中心供图)

“贵州刺梨”产区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近年来,我省持续强化政策支持,接续打造“贵州刺梨”特色优势食品产区。今年6月,“贵州刺梨”成功列入首批39项国家级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培育名单,与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贵州辣椒制品一道,成为在全国具有较大知名度的特色食品产业。“贵州刺梨”公共品牌授权34家企业使用,广药集团刺柠吉、好彩头食品“小样贵州货”刺梨汁、汇源金刺梨原浆等逐步被公众认可,带动我省注册刺梨企业737家,初步形成了“公共品牌 企业品牌 产品品牌”的协同发展格局。

17546402321103.jpg

与此同时,科研创新支撑日益增强。自20世纪40年代罗登义教授研究刺梨营养价值开始,学界探索从未中断。2019年贵州大学成立贵州省刺梨产业研究院,开展刺梨功效挖掘、新产品研发、标准制定等工作;2020年钟南山院士牵头组建刺梨防治呼吸疾病攻关组,深化研究并推动产业推介;2022年,中科院贵州天然产物实验室联合国家公共营养改善办出版《贵州刺梨功效研究》,统一刺梨十大功效。近两年,国内相关高校深化刺梨科研,助力健全《贵州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刺梨)标准体系》,有效促进刺梨功效成分利用、精深加工优化、产品品质把控提升。

17539608487259.JPG

今年,好彩头“小样”刺梨乳酸菌、“贵州村超 三只松鼠”联名刺梨饮料、汇源与初好联名刺梨电解质饮料产品相继发布。按照线上线下协同,全省、全国、全球“三步进阶”计划,我省大力开展刺梨推广,目前刺梨产品销售已辐射华北、华南、华中、西南等地区,并成功开拓境外销售渠道,实现扬帆出海。

这颗饱含生态与科技力量的“黄金果”,正沿着种植、研发、加工、品牌、销售的全产业链高速生长,为贵州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开辟宽阔通途,成为乡村振兴与特色优势产业的闪亮名片。


上一篇:国内多数模型训练使用中文数据占比超60%

下一篇:安顺:变一次打卡为多次打卡,让游客来了还想来

视频点播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