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生态日】贵州22755名五级河湖长共护4697条河湖
来源:天眼新闻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5日

盛夏八月,黔东南州下司古镇景区,游船在碧波上轻轻荡漾,来往游客在摇橹声中舒心地欣赏两岸绿水青山。8月5日,省生态环境厅、省水利厅联合公示清水江等13条(个)河湖拟入选2025年贵州省美丽幸福河湖。

5013c3014f5728975b5b41ac62e3e54.jpg

清水江上游的下司古镇。


江河湖泊,乃地球之血脉,是生命之源,更是文明之摇篮。俯瞰黔贵大地,17.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乌江、赤水河、綦江、沅江、南盘江、北盘江等八大水系奔腾流淌,4697条(个)河湖纵横交织,造就了独一无二的自然生态环境。


为保护好河湖,贵州高度重视河湖长制工作,在全国率先推行五级河湖长制,创新设置四级“双总河长”和“四大班子人人当河长”,探索互派河长、流域河长等工作机制。率先将河湖长制写入地方性法规,先后出台6部地方涉水法规。截至目前,全省4697条(个)河湖共落实五级河湖长22755名。


2023年,《关于建设美丽幸福河湖的令》(贵州省总河湖长令第6号)发布,由省生态环境厅、水利厅联合开展省级美丽幸福河湖评定。


截至目前,我省已打造省级美丽幸福河湖27个(条),创建省级水利风景区72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35处(包括拟入选2025年贵州省美丽幸福河湖的河湖在内)。贵阳市南明河、黔东南州㵲阳河先后入选生态环境部美丽河湖优秀案例,毕节市白甫河、黔南州樟江被纳入2025年水利部幸福河湖建设项目。


be0c4dcecfec8a63e6e4906c0aeb123.jpg

贵阳市南明河。


贵州已连续9年开展“生态日”大巡河活动,全省五级河湖长巡河地点由“岸下巡河”向“岸上截污”延伸。2024年大巡河期间,发现并解决河湖问题2200余个。


与此同时,贵州探索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取得重要进展。自2024年1月全省9市(州)30个水量监测断面开展水质和水量双向补偿以来,全省水量补偿总金额已达4250万元。


8f3ee138471ec218811f1d293d0edaf.jpg

毕节市碧阳湖。


今年上半年,我省119个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98.3%,23个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持续保持100%,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持续保持100%。今年第一季度,黔东南州、黔西南州、黔南州、安顺市水环境质量状况排名进入全国前30名。其中,黔东南州水质连续6年跻身全国前10。


省水利厅河湖长制工作处负责人表示,我省将坚持不懈强化河湖长制,切实做到“管好每一条河流”,持续推进美丽幸福河湖建设,探索建立山区河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将河湖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上一篇:“绿”动贵州|跟着胶卷长图 阅尽绿色贵州

下一篇:100多家非政府组织联名谴责以色列阻碍援助物资进入加沙

视频点播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