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419名“兵支书”奋战同步小康一线
来源:安顺市广播电视台    发布日期:2018年10月17日

  已经退伍军人,回到地方后,担任地方村支两委工作,包括村支书、村主任及村委员的被统称为“兵支书”在我市广阔的农村里,就活跃着这样一支脱下军装换农装的队伍,他们退伍不褪色,冲锋在脱贫一线,为实现家乡脱贫奔小康,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发挥了领头雁作用。

平坝区白云镇平元村“兵支书” 肖正强:“今年的谷子基本上全部收完了,下一步油菜苗要准备发下去,发下去的话,路边沿线全部栽成油菜。”

  在平坝区白云镇平元村的村民代表大会上,“兵支书”肖正强正在安排着村里下一步的工作。肖正强2005年退伍的军人,曾打过工、经过商。因其政治信仰坚定、能力素质较强,2016年当选为平元村支书,正式开始了他的“兵支书”之路。

平坝区白云镇平元村“兵支书” 肖正强:“我作为一名退伍老兵,得到了部队里面的八年的培养,回到地方上来以后,要保持部队里面的优良传统,敢打硬仗,作为一名党员,也要起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带领本村村民老百姓能够发家致富。”

  谈起刚到村里担任支书时的情景,肖正强直言,那时的工作是真不好做,村里无产业支撑发展,村民积极性不高,大家自给自足过日子。凭着在部队养成的那股韧劲,任村支书后,肖正强就通过召开一次又一次的村民大会和走访动员群众发展蔬菜种植,不久后,平元村种植合作社就成立了,采用“村集体合作社+建档立卡贫困户”模式,联结全村贫困户,发展100余亩的蔬菜种植基地,第一年就实现了盈利。

平坝区白云镇平元村“兵支书” 肖正强:“现在平元村的蔬菜种植已经达到了450亩左右,我们这个产业莲花白亩产达到8000斤,生菜亩产达到6000斤左右。

  两年时间,肖正强还带来全村群众实现通组路硬化及机耕道13公里,积极协调落实该村人饮工程项目。安装了370盏路灯,实现22个村民组992户路灯全覆盖现在的平元村,已是平坝区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和先进村,肖正强的付出也赢得了群众和上级部门的交口称赞。

平坝区白云镇平元村村民 黄纪顺:“我们大家也是非常的信任他,在整个平元村他安排做什么大家跟着做什么,平元村现在发展真的是越来越好,比原先好得很多。”

平坝区白云镇党委组织委员 岑燕:“类似于肖正强这种兵支书我们白云镇总共是有五名,这五名兵支书全部是80后,所以说在工作中他们有新的思路、新的创新。对于他们当过兵来说,他们执行能力非常强,然后也服从安排,对党委政府在脱贫攻坚期间的相关工作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所以说在脱贫攻坚期间,他们也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同样活跃在脱贫攻坚战场的“兵支书”还有西秀区大西桥镇小寨村的贾有朋。贾有朋是1983年退伍的军人,在部队时,曾受到过连队嘉奖两次,立三等功一次,2017年通过选举当选了小寨村的村支部书记。刚到任村支书工作时,小寨村最大的问题就是党建基础薄弱,部分同志工作散漫,村里产业参差不齐。由于经过部队的锤炼,政治坚定、吃苦耐劳,贾有朋便把这些好的做风带到工作中去,一手抓党建一手抓脱贫。

西秀区大西桥镇小寨村“兵支书” 贾有朋:“因为我们部队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这个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机遇上,带领群众做出更大的成绩。”

  通过组织全村党员学习“三会一课”,宣传党的政策,提高党员素质,团结村支两委和广大党员。并召开党员大会,制定小寨村发展规划,依托区位优势,动员村民发展特色种养殖。

  唐文清是小寨村的肉牛养殖户,搞养殖已有多年的他一直想着把自己的规模扩大,可无资金、无场地让他望而却步。在了解到情况后,贾有朋积极为他协调了养殖场地,并在场地的租金上给予帮扶。让唐文清的养殖规模也从以前的23头发展的现在的45头,还带动了六户贫困户务工。

西秀区大西桥镇小寨村民 唐文清:“在我这个养殖场的发展过程中,是得到贾支书和村里面给予大力支持,我才能够发展到现在这个规模,所以我希望在以后的过程中,得到村里面的继续支持,我也很有信心的把这个养殖场发展得更好更大更强,能够带动更多的老百姓到我这个养殖场来务工。”

  同时,小寨村还流转了780亩土地发展了蔬菜种植,产业连接全村贫困户44户172人,通过种养殖的带动,让小寨村的人均收入从以前的6300元增加到现在的9300元。  

西秀区大西桥镇武装部武装干事 尚贤祥:“(贾有朋)加入到小寨村支部以来,团结广大党员,带领全村人民发家致富,通过这两年当支部书记以来,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得到全村人民的认可,得到了广大村民的支持。使小寨村的发展蒸蒸日上。”

  农村的发展需求,对“兵支书”的能力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为此,安顺军分区还积极对“兵支书”们开展专题培训班,进一步提升他们的素质和能力。目前,共有419“兵支书”奋战在全市309个村其中,承担村里支书、主任等主要工作的“兵支书”们有百分之五十分布在贫困村。这些兵支书们在脱贫攻坚一线工作中,不仅优化了基层干部队伍结构,还为农村基层组织注入了活力,同时也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夯实了基础,成为安顺同步小康建设的骨干力量。

安顺台记者:吴传娟 平坝台:张敏 报道

  

  

  

  

  


上一篇:经开区三合苗寨被命名为第六批“贵州省文化产业示范村”

下一篇:我市名师送教志愿活动走进极贫乡镇

视频点播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