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四十年: 身份证的故事
来源:安顺市广播电视台    发布日期:2018年11月19日

  在如今信息化时代,身份证也是人们出门在外缺一不可的口袋证件,大家吃穿住行样样都少不了它。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随着岁月的变迁,我们的身份证从一代到二代,虽然尺寸未变,但小小证件发挥的作用,却是越来越大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公民很长一段时间并没有居民身份证,证明身份的时候用的是户口簿和单位介绍信,那身份证是从什么时候走进百姓生活的呢。

  安顺市西秀分局东关派出所户籍民警  李霞:“我们国家的这个第一代居民身份证的话,从1984年开始的,在我的印象当中我们安顺这边是88年。”

  1984年4月6日,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颁发居民身份证若干问题请示的通知,同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试行条例》。至此,我国通过实施居民身份证制度,揭开了居民户口证件化管理序幕。

  安顺市西秀分局东关派出所户籍民警  李霞:“身份证的话当时都是手写,照片也是黑白的,居民身份证号码也是十五位。那就是说身份证很容易造成重号,还容易造成信息的错误。”

  安顺市关岭自治县出入境大队副主任科员 徐修萍:“当时办理证件的时候是有一个编码本顺序编码本。男的是奇数,女的是偶数。当时我进派出所的时候他们都是用那个编码本这么几大本好多年至好多年的是一本好多年至好多年的又是一本。但是这个手写的身份证还是有弊端。他查不出到底这个人身份证是否重复。”

  当时不但办效率低,而且手写的的身份证也极容易出现错误和被伪造

  安顺市西秀分局东关派出所户籍民警  李霞:“到95年的时候,就启用新的防伪技术,身份证号码也从十五位变成了十八位,就有效的避免了一些重号,还有一些错误的信息出现。”

  安顺市关岭自治县户政管理中队中队长  文波:“来一代证他办证的时限,需要三个月才能到,那么现在居民身份证统一由省厅制作之后,他是十五个工作日就能到居民的手里面。”

  在身份证的发展上,国家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后,从条例到立法都让身份证有了法律保障。

  安顺市关岭自治县出入境大队副主任科员 徐修萍:“像现在的话就不容易错了在进入人口系统以后联网过后现在的话群众不会想到他的身份证被别人冒用没有重号了现在就冒充不了了。因为有这个识别码有芯片了个人的信息都在的。”

  2007年六月底人民银行会同公安部建成运行了联网核查公民信息系统逐渐的公民身份信息变成一种凭证,信息防护也变得更安全。

  安顺市西秀分局东关派出所户籍民警  李霞:“到2014年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启用指纹,这样的话又避免了一些人冒用别人的信息来办理身份证的这种情况的出现。”

  2015年国家通过了关于建立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挂失申报和丢失招领制度的意见,到了2017年7月1日全国范围内异地办证工作全面铺开。

  安顺市关岭自治县户政管理中队中队长  文波:“2017年就全面开通了居民身份证异地办理。就是说我们在外面身份证掉了过后你如果有其他能证明身份信息的你可以在异地再去办理身份证原来的身份证是你必须要回原籍地办。那么现在不用再跑回来了那就方便了老百姓。”

  不仅是异地办证,更便捷,效率还在大幅提高居民身份证信息也更安全可靠。

  安顺市西秀分局东关派出所户籍民警  李霞:“身份证号码我们都是机子自动生成,然后办身份证的信息也是从系统里直接调取信息办理,然后相片的话也适用比较高清的彩色相片,所以说,基本上不会错误。跟这个一代证的区别,还是变化还是比较大的。”

  关于身份证管理制度的改革创新,让居民享有着越来越多的获得感,在这个行业的民警们也与时俱进。

  安顺市关岭自治县户政管理中队中队长  文波:“以前在一代证的时候受理了过后,你就必须在领取证的时候也要到你受理点的派出所去那现在呢开通了这个寄递服务还有就是送证上门。极大地方便了群众避免群众来回的跑。”

  办证群众 付先生:“在办身份证比以前方便的多了他们公安干警们全部送到家里面去各方面证件都可以送到家里去也方便。”

  身份证慢慢改革完善后在岗位上工作了十八年有余户籍民警李霞心中感慨良深。

  安顺市西秀分局东关派出所户籍民警  李霞:“这个国家的规定和制度还是越来越健全,也是越来越便民,能够更大的帮助群众。”

  从户口簿加介绍信到15位号码的第一代身份证,到有RFID芯片、18位号码的第二代身份证,再到全国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建成,可通过网络、手机短信方式实时查询身份证信息......身份证近40年的故事,生动地展示了改革开放为百姓生活、产业发展、经济运行和国家管理带来的便利和效率。

安顺台记者:罗小茜


上一篇:黄果树旅游集团举办首届企业文化节暨第13届职工运动会

下一篇:青岛在安顺支教教师座谈会召开

视频点播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