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双修”是指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是治理“城市病”、改善人居环境、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有效手段。2017年3月,我市被住建部列为全国城市“双修”第二批试点城市,成为贵州的唯一入选城市,全国19个试点城市之一,也是我国“西南地区首个试点城市”。自我市开展“城市双修”工作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城市双修”试点工作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足城市短板的重要任务全力推进,不断改善我市生态环境质量,补足城市基础设施短板,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今年77岁的吴永耕是经开区娄湖生态公园附近的居民,每天早上,他和老伴都会来湖边走上一圈,锻炼身体。吴永耕告诉记者,虽然住在娄湖生态公园附近,以前他们只能去其他地方锻炼的,因为以前的娄湖是出了名的脏水湖,别说锻炼游玩了,离得近点都会闻着臭味。
市民 吴永耕:以前我们也来过,但是那时候娄湖公园没有怎么修,我们过去都在虹山水库去(锻炼)。
经开区城投公司工程部部长 熊保忠:娄湖历史上它是比较脏乱差的,在我们来修建以前,它一直都是周边老百姓的一个污水的排放地。
娄湖生态公园以前称为娄家坡水库,在以前,由于没有污水收集排放系统,周边居民污水基本为自然排放并流进,多年的污染导致娄家坡库区水质为V类。去年9月,我市启动娄湖生态公园项目,以城市双修中的生态修复为指导和目标,以海绵城市实施方式为建设手法,融入智慧城市理念,在处理“黑臭水体”、对娄湖进行生态环境修复的同时,将之打造为一个集旅游观光、生态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公园。
经开区城投公司工程部部长 熊保忠:在建设过程当中,我们把娄湖周边的私搭、乱建的违章建筑,把它全部拆除,把整个娄湖周边的环境还给大自然,我们把整个娄湖的雨水收集这一块全部按照海绵城市的理念来进行处理,现在我们经过全部把它以前的黑臭水体排完以后重新积蓄,(水质)达到了国家现在二类标准。
绿荫环绕,碧水连天是娄湖生态公园如今的模样,对于现在的吴永耕来说,娄湖也成了他和老伴锻炼身体的首选之地。如今,沿着娄湖步道前行,随处可见市民们正沿着人行道、木栈道散步或跑步健身,清澈的湖面迎着微风,泛起了波纹,亭台楼阁犬牙交错,景色迷人,娄湖也已然成为继虹山湖公园后安顺城市休闲娱乐的新地标。
市民 吴永耕:现在修得很好,我们几乎每天早上都在来这里,一个风景好,还有空气特别好,硬件设施也不错,所以我们现在每天早上都在这里来。
娄湖生态公园仅是我市40个“城市双修”试点项目之一,“城市双修”工作,通过显山、治水、增园、织绿,重点解决目前城市发展进程中存在的城市弊病,让整个城市山水相融,提升城市的品质和竞争力。
顺园,这个安顺曾经的垃圾填埋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至2008年之间连续使用了24年,累计堆积垃圾约55万立方米。
市民 詹娇凤:这里以前就是一个大槽槽,一个大槽槽沟沟,养牛、我们打猪草都在这里来,整个城市的垃圾都全部往这个地方倒。
成为“城市双修”的试点项目后,顺园首先是按照防渗透相关技术先行处理原有垃圾,然后通过推铺、压实、八级放坡等处理,再经过挡土墙和覆土,建成了近百亩顺势起伏的台坡。经过基础建设后,顺园还分部位按块面栽种了美国红枫、桂花、银杏等数百种树木,配以常绿灌木和草坪,点缀安顺特色的景观奇石,与周围的自然景观和谐统一。清澈的镜湖、别致的亭子、错落有致的绿化都让人耳目一新。
市人民医院基建办工作人员 王洪江:我们顺园的最大特点是变废为宝,既修复了生态又保护了环境,它不仅给我们安顺市人民,广大市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也给我们的医院的职工包括里面的病患家属提供一个休闲养生,一个康复锻炼的休闲的场所。
市民 詹娇凤:刚才我和我姐姐都还在说,像现在,我总觉得进来有一种闹热,肯定还是很好的,绿化也很好的,对我们讲,现在出来玩,马路也修通了,肯定对我们也很方便。
生态修复项目主要包括山体修复、生态综合治理,山体公园、湿地公园的建设及相关项目提升工程,而城市修补主要围绕“两湖、一河、一环、六片、多点”为重点,建设城市魅力核心区、自然空间、文化空间等。
如今,我市正以“城市双修”试点城市工作为契机,通过双修突破自身发展困境、实现转型发展,打造宜居城市,提升城市竞争力,增加人民群众获得感。 截止目前,我市确定的40个城市“双修”试点项目中,已建设完成16个,完成投资额34亿元,其余试点项目正在建设中。
市规划设计院副院长 马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推进“城市双修”工作,狠抓“城市双修”的试点项目建设,进一步打造一批具有安顺特色的,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项目。让安顺市成为西部人居环境典范和全国休闲文化旅游名城而进一步努力,为广大市民营造一个更加和谐宜居的美好家园。
安顺台记者:吴传娟
上一篇:庭审面对面 司法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