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宁加大对古茶树的开发保护利用
来源:安顺市广播电视台    发布日期:2018年12月12日

  茶,作为镇宁本地农业特色及全县社会发展的重要经济作物,在全市上下积极响应省委“打好生态牌、念好致富经不断做大做强茶产业,带动更多茶农脱贫致富”的号召下一批新的开拓者正在古茶树的开发上身体力行的诠释着“传承”与“保护”。

  就着冬日的暖阳,镇宁自治县江龙镇的村民正在古茶树种植基地里除草。这批刚种不久的茶苗,在村民的精心护理下,长势非常好。

  镇宁自治县江龙镇茅草村村民  罗允强我们就是要人工培植这个老茶树,慢慢的把草除干净,老茶树的效果才会一年更比一年好

  为什么要加大对古茶树的保护,以及对古茶树的保护到底给村民带来了怎么样的收入效益?村民刘希琴简单的为记者算了一个小账。

  镇宁自治县江龙镇茅草村村民  刘希琴自从这里的老人住在这里时大茶树就是(存在的),现在来发展,我们就拿(自家)的滞留地、分的土地全部种茶叶,一年就比种庄稼强,一年我们种(玉米)只有1000-2000斤,只是够喂牲畜,种茶叶一年(可以)10000多的收入。

  就是这一株株小小的茶苗,不仅让这里的村民们树立了发展的意识,也让他们改变了传统的生产观念,积极投入到古茶树的保护当中,摆脱了传统农业的束缚,让茶树成为他们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而发起对古茶树保护的正是穆发勇,打小就在“茶窝窝”里长大的穆发勇,结合自己的经验与实践,在对家乡茶树的保护与开发上贡献了力量。

  镇宁江龙浪风关白沙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  穆发勇我发现了古茶树的价值所在,它的根系吸收矿物质比一般的茶树(要)高,经济价值很大,我就引导村民和我们公司一起共同的来保护。

  保护,意义大于利益,发展,能让公司盈利丰收。2017年,穆发勇以5至10元一斤的价格,激励村民把掉落地上的茶籽采摘起来卖给公司,再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在浪风关种植了500亩古茶树茶,更多的老百姓也积极参与了种植。

  镇宁江龙浪风关白沙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  穆发勇百姓现在基本上都非常积极的配合到保护当中来,用我们古茶树的古茶籽来栽种,这样产生的经济效益会事半功倍,经过这两年,(种)古茶树的人家的增收在4000元左右。

  在保护古茶树工作中,江龙镇探索出了一条以茶产业为主的长期产业发展之路,实现了古茶树资源变资金的华丽转变。通过加大对古茶树发展保护打通一条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道路。通过企业对古茶树进行合理利用,促进古茶树产业化的发展,推动古茶树资源的保护,同时也达到了助农增收的目的。

  镇宁自治县江龙镇党委书记   骆桂通过企业加农户的方式带动我们老百姓在我们茶园里务工,解决老百姓的务工收入,据我们统计,我们茶叶产值达到9000万,带动当地老百姓大概500-600人的临时就业,通过茶产业带动1840户老百姓脱贫致富。

  如今,古茶树的发展迎来了良好的势头,在今年11月25日,镇宁自治县江龙浪风关白沙茶业有限公司选送的古树绿茶一路过关斩将,以外形、汤色、叶底、香气、滋味五项指标及相关检测综合得分位居榜首,一举斩获“金奖茶王”称号,让江龙茶美誉度进一步得到了提升

  镇宁自治县江龙镇党委书记   骆桂我们古茶树所获得的金奖,我们(将)利用好这个金字招牌,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加大对我们企业的帮扶力度,让我们企业能够在这里生根发芽,同时能够把我们团叶茶推广出去。

  最好的利用是保护,为了保护全县的古茶树资源。2017年,镇宁自治县有关部门到古茶树资源集中区域江龙镇、革利乡等地对古茶树进行普查,据普查,全县古茶树共计55482株。2018年4月,镇宁自治县又开展了镇宁古茶树资源内外业调查工作,对古茶树的坐标、茶树全景照和局部照、树种鉴定等情况进行调查,调查核实全县现有地径为10cm以上的古茶树982株,树龄最大600年,下一步,将对全县所有的古茶树整体进行保护开发和利用。

安顺台记者:杨代香 镇宁台:陈海黎


上一篇: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第四督导组督导安顺市工作动员会召开

下一篇:庭审面对面 司法零距离

视频点播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