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以来,全市出现强降温天气,为做好保障交通道路安全畅通,我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迅速做出抗凝冻天气应急预案,展开多项保畅工作。
近日,记者跟随交通民警到高速公路易凝冻路段进行检查巡逻,在安紫高速曹家屯隧道附近,民警对智能温度计探感设备进行检查。
据介绍,智能温度计是入冬以来,交管部门在高速公路易凝路段安装的智能温度传感器,对温度和湿度进行实时监测,并将信息数据通过网络实时传输至移动手机端和PC端,一旦达到凝冻的介质触发报警,交管部门及执勤管理者第一时间预警、第一时间联动、第一时间处置。
安顺市公安交通管理局高速一大队民警 邹佳君:新的智能温度计能够实现实时的24小时的监控,对实时温度的变化能够掌握的比较更清楚。
通过智能温度传感器监测,交管部门及工作人员对出现凝冻路段进行预防性撒盐工作,截止目前,全市高速公路安装气温观测点62个,储备防滑盐641.19吨,融雪剂65.45吨,撒盐车15辆。并对重要路段进行错时巡查,定点值守。
安顺市公安交通管理局高速二大队大队长 杨峰:我们要24小时排班不间断的巡逻,同时,在重要节点和重要路段,定点值守,对天气以及路面会产生结冰的状况进行24小时观测,一旦发生有结冰的前兆,我们就要进行预防性撒盐,确保整个道路的畅通。
自开展抗凝冻保畅工作以来,我市交通管理部门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百日安全行动”,提前谋划、细化任务,与“一路三方” (一路:高速公路,三方:交警、运营中心、路政)形成联合机制,强化警示提示标识标牌,启动恶劣条件下应急预案,全力做好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和疏堵保畅工作。
安顺市公安交通管理局指挥中心主任 杨海波:截至目前,全市抗凝物资准备充足,指挥调度高效有力。没有发生恶劣气候影响全市高速和国省道通行的情况。我们实行三级的网巡制度,24小时通过我们身后的监控大屏,密切对全市的各条主干道,特别是380多公里的高速公路进行全时段无盲区无死角的网巡工作,及时的发现道路凝冻,两占,三超一疲劳,红眼客车,包括行人上高速等交通安全隐患,做到对警情的早发现,早预警,早调度,和妥善的处置。
安顺台记者:章爽爽 衡亮 吴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