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以来,贵州省政协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启动后,市政协迅速行动,聚焦思想落实、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发出“我为脱贫攻坚做件事”号召,引导和率领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广大政协委员和政协工作者以“八个一”为抓手,全力以赴投入脱贫攻坚主战场,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政协委员,他们在这场没有硝烟的脱贫攻坚战中积极履职尽责,充分展示了我市政协委员的风采。张文立,就是他们的代表。
张文立安顺市政协委员,也是安顺永峰集团董事长,2016年,在普定县召开的全省“千企帮千村”大会上,他积极响应帮扶贫困村的号召。自开展帮扶工作以来,他专门成立农业帮扶公司、设立专项帮扶资金,引产业、促就业、关心困难群众,通过不同方式,为贫困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积极履行委员职责、担当委员使命、展示委员风采。
普定县穿洞办大树村和贡达村都是国家一类贫困村,自然环境条件差、农业产业发展滞后等问题成为了制约两个村发展的“瓶颈”,如何改变贫穷落后的现状,带着疑问,张文立开始走访村落、了解村情。通过走访,张文立发现,穿洞办多坡地、少平地,老百姓大多不愿发展种植业,导致土地大都闲置着。
市政协委员 永峰集团董事长 张文立:“老百姓不愿意种(蔬菜),他种来以后成本、劳动力,卖的蔬菜还不够,他是亏的,所以老百姓宁愿把地流转给你。宁愿打工,不宁愿自己去做,老百姓种什么亏什么。”
针对大树村、贡达村农业产业滞后的实际情况,张文立成立了贵州永汇惠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组建帮扶团队,在产业扶贫上发力,用每亩300元到500元不等的土地流转费,先后整合了大树村和贡达村2000亩坡地,根据坡地的特点,发展起了蔬菜种植,采取“公司+农户+市场”产业扶贫机制,利用企业资金优势,投入122万元专项产业扶贫资金,专项培植蔬菜育苗并包保外销。
市政协委员 永峰集团董事长 张文立:“蔬菜种下去以后,效果也还是很好,还是有效果的。老百姓的收入肯定增加了,首先是他的务工是现结的,土地我们给他流转过来,流转过来以后他又得一笔收入。”
2000亩的蔬菜产业基地连接了大树村、贡达村310贫困户,引导当地农户务工3960人次,共发放了100余万元的务工费。在2017年,还实现140户贫困户脱贫创收,被普定县列为产业扶贫示范基地。
普定县穿洞街道办党工委书记 龚启旺:“张文立委员在帮扶工作当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我们大树村已经于2017年作为贫困村出列,贡达村作为贫困村在2018年,也就是今年即将出列,作为街道我们非常感谢政协委员对我们贫困村的帮扶。”
在对困难群众结队帮扶时,遇到家庭贫困的村民,张文立都会慷慨解囊。毛尊秀是大树村的贫困户,多年前,因为在外务工时受了伤,成为了残疾人,为了供几个孩子上学,丈夫去了外地务工,张文立在走访了解到情况后,主动每月出资3000元帮扶毛尊秀家,解了这个家庭的燃眉之急。
普定县穿洞办大树村村民 毛尊秀:“有张董事长的帮扶之后,我们家里面的压力比较小一点,减轻一点负担,让孩子们安安心心的读书。”
在帮扶贫困村的过程中,张文立还发现,由于家乡发展条件有限,穿洞街道办的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仅大树村在外务工的村民就有423人。为了让外出务工的村民回乡发展,张文立的公司为村民们提供了就业岗位,就近安排村民在其公司就业,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合适的工作,不再背井离乡出门打工,也能照顾到家庭,更有稳定收入。村民蔺磊就是受益者之一,以前在外打工的他回到了家乡,和父亲一起在永锋集团上起了班。
普定县穿洞街道办大树村村民 蔺磊:“现在回来之后,在永峰集团煤矿给他们兼职开铲车,一个月有四千块钱。我父亲给他们搞瓦斯监测。一个月还是有四五千块钱,感觉现在生活水平比以前还是提高了很多,农忙的时候我就喊起我父亲和母亲来在合作社做点农活,一天60块钱。”
作为本土民营企业家,张文立发展不忘本、努力回报社会,作为市政协委员,他履行委员职责、担当委员使命、展示着委员风采。除了普定县穿洞街道办,张文立还成功帮扶了全市近10个贫困村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和旅游脱贫。
市政协委员 永峰集团董事长 张文立:“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在国家大扶贫的攻坚时期,更应该要带头,个人要带头担当,要引领企业,在发展我们自己本产业的同时要带动一产和三产,带动老百姓致富是我们的一种责任,所以在扶贫的工作上,我们是发自内心的,真正的要在帮扶农民带动村里面乡村振兴产业方面,我们要重新走,重新定位新的起点,新的征程。”
新闻联播记者:吴传娟 报道
上一篇:2018年全市棚改工作圆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