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砺剑,淬炼忠诚本色;育才献策,服务发展大局。
“党需要什么样的干部,党校就培养什么样的干部,我们将以全省党员大学习、干部大培训,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贵州新风采提供政治、思想、组织保障。”近日,在全国党校(行政学院)工作会议上,贵州代表交流发言时说。
近年来,在党中央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党校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记“党校姓党”这个立校办学之本,践行“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党校初心,紧紧围绕省委中心工作,以开展基本培训为牵引,深入推进教学改革,以高质量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服务保障全省高质量发展。
高站位把牢政治方向,筑牢凝心铸魂根基
党校不是一般的学校,而是党的学校,是党的重要职能部门。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党校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我省坚持把党校姓党全面贯穿党校工作始终,党校一切教学、科研、办学活动都始终坚持党性原则、遵循党的政治路线,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8月12日,中共贵州省委党校(贵州行政学院、中共贵州省委讲师团)召开2025年第23次校委会。
省委常委会切实扛起领导责任,将党校工作作为重要议题定期研究部署,明确发展方向。省委第一时间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等文件精神,定期召开全省党校(行政学院)工作会或校(院)长会议研究部署,确保中央精神在贵州党校系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同时,贵州作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核心开始形成的地方,是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引下各项事业大踏步前进的地方。省委提出对干部强化忠诚教育、对群众强化感恩教育,创新开设党性修养进修班,开展基础理论、现场教学、党性分析、党性升华四个阶段的全周期全链条党性教育。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全省党校系统坚持“第一议题”抓学习、“第一遵循”抓贯彻、“第一政治要件”抓落实,始终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教学的中心内容和首要任务。紧跟党的创新理论发展,强化理论武装,精心打造“开班第一课”金牌课程,不断丰富和完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体系,将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对贵州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有机融入教学,形成既能体现这一科学体系的完整性、又能彰显贵州实践特色的教学内容体系,教育引导全省党员干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同时,省委党校在充分运用大发渠、岩博、海雀等校外现场教学基地基础上,还在校内新建了马克思主题教学基地、红军长征在贵州主题教学基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体验之路主题教学基地、摆脱贫困的贵州实践主题教学基地等,增加教学体验效果,增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
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
2023年以来,省委党校在754个各类培训班次中全面实现“开班第一课”,打造了17门党校金牌课程,实现了9个市州全覆盖。围绕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贵州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省委党校分领域、分专题开设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等新课程30门。全省党校系统共开展宣讲6000余场,覆盖受众28万余人,均创历史新高。

省委宣讲团成员、省委党校社会学研究部副教授高儒学在开阳县人武部作宣讲报告。
高质量践行初心使命,提升育才献策实效
办好让党放心、让干部成才、为大局服务的党校教育是新时代党校的重要使命。
全省党校系统坚守“为党育才”,以培养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己任,致力于提升干部的理论水平、党性修养和履职能力,把基本培训作为党员干部教育的基础性、主体性、牵引性工作来抓,率先在全国探索构建“省牵总、市统筹、县主体”的基本培训工作格局、村(社区)党员干部常态化培训机制,做好新时代传道、授业、解惑工作,全省累计举办基本培训班次4591期,培训党员干部53.27万人次。
省委党校充分发挥贵州大数据优势,运用线上线下、直播录播相结合等方式,推动好课程、好资源直达基层。目前,我省党员干部网络学院注册学员234.16万人,居全国省级网络学习平台第1位,仅今年以来就培训学员79.97万人次。去年以来承接440余期涉外培训班,培训人数每年均排位全国省级党校前列。
贵阳市委党校依托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修文阳明文化等独特资源,构建红色教育、阳明“心学”、大数据等特色教学基地,市县共同打造现场教学点62个。
六盘水市委党校将资源整合、集体备课、模式创新作为路径,推动干部教育培训从“粗放灌溉”向“精准滴灌”转变。
安顺市委党校充分发挥“统、带、联、协”作用,推动市域党校实现共抓共建、资源共享。
黔东南州委党校围绕“村超”、“村BA”、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两个宝贝”等开发案例教学课程52门、现场教学82门。
黔西南州委党校坚持分级分类、突出重点,科学设置培训班次,精准调训各级党员干部。
清镇市委党校在全省率先建成“政治生日”仪式中心,创新开发“三段九步”教学模式,增强教学感染力。
此外,省委党校加强与知名高校合作办学:与中国人民大学联合成立“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创新实践研究院”,与武汉大学共建“武汉大学党内法规研究中心贵州基地”等,这些合作有效拓展了办学资源,提升了服务地方发展的能力。
党校作为党的思想理论战线的重要方面军,承担着为党献策的重要职责。全省党校系统充分发挥党校智库作用,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大局,省委党校成立智库工作处、创新研究中心和名师工作室等,引导科研力量聚焦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开展研究,全省党校科研咨政取得历史性突破。
遵义市委党校2025年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16篇,实现核心期刊论文近十年零的突破,15项决策咨询成果被采用。
毕节市委党校建立领导圈阅课题管理制度,与市直有关部门和高校创新开展“聚智联动·合谋辅政”合作。
铜仁市委党校2025年校级课题立项67项,市厅级以上课题14项,较去年同期增长150%,党校“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持续彰显。
黔南州委党校切实发挥教师学科专长和学员资源优势,组织学员开展专题调查研究,形成研究报告和决策咨询成果。
2023年以来,省委党校打开校门做科研,以创新研究中心联结校外名家大师,联合中央党校举办“贴地行走——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等60余场研讨、调研活动;立项国家课题6项,在全国省级党校中排位靠前;上报咨政成果200余篇,批示率超70%,年均成果量是2012—2022年均量的5倍。

2025年贵阳市委党校青年干部培训走进贵安综合保税区现场教学。
高标准强化从严治校,夯实党校发展基础
育人者先育己,正人者先正己。党校是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必须在从严治校、质量立校上作表率。
全省党校系统一以贯之坚持教育者首先受教育,遵循严格的政治标准、学术标准、教学标准和管理标准,健全完善管理机制,建成“学员严管厚爱”管理系统,课程实施全流程严格管控和质量评估,使党校真正成为加强理论武装、锤炼党性的“大熔炉”。
在硬件保障方面,我省将县级党校办学条件整改列为省委重大督办事项,推动薄弱县级党校整改提升,今年年底将全面实现封闭培训,为基本培训提供坚实保障。
在队伍建设方面,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实施名师工程与青年教师培养工程,依托26个省市名师工作室,结对帮扶26所薄弱县级党校,跟踪培养295名年轻教师。深化全省党校系统“名师讲名课”“冬季大练兵”等活动,常态化举办市、县党校师资培训班,2024年以来共培训教师4195人次。目前专职教师中博士占比62%,4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比70%。2023年以来引进博士40人,师资结构持续优化。
“智慧校园”建设方面,省委党校锚定“建设全国一流特色省级党校”目标,实施“智慧校园”提质工程,推动教学、管理、服务效能“正向升级”,打造“党校云”平台,优化“名师讲名课”系统,实现了全省98家党校同步线上参与高端课程培训,为党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同时,围绕“全省党校一盘棋”目标,省级层面定标准、搭平台、建机制,市级统筹课程、师资与教研室建设,县级承担基层培训主体任务,推动常态化培训机制落地,有效扩大教育覆盖面和实效性。
踏上新征程,我省党校系统将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使命担当,持续深化教学改革、强化科研咨政、赋能基本培训、严格校风学风,不断推动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贵州新风采贡献党校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