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8件文创作品入选故宫百年展
来源:贵州日报报刊社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30日

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迎来百岁生日。9月30日至12月30日,“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展览在故宫午门展厅开展,200件(套)文物精彩亮相,其中8件贵州非遗文创作品入选参展。

今年9月至10月,贵州残疾人非遗文创特展率先在故宫博物院文创融合馆展出,87件出自贵州残疾人之手的非遗文创作品大放异彩。随后,8件佳作脱颖而出,成功入选故宫百年展。

据了解,8件作品包括黔东南州台江县张艳梅创作的《手工刺绣车载香薰》、遵义多位仡佬族绣娘制作的《24节气香包》、黔东南州施秉县潘东妹创作的《平秀蝴蝶装饰画》、六盘水市张调芹创作的《民族风镂空绣团扇》、六盘水市袁三江创作的《彝族三色漆器》以及黔东南州黎平县陆永江创作的《侗族发圈》《侗族手帕》《侗族长条围巾》,每件作品都讲述着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彩故事,凝聚着残疾人创作者们的智慧与汗水。

IMG_1933.jpeg

《24节气香包》中的“白露”和“秋分”

据介绍,展品《24节气香包》曾亮相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中国传统文化和妇女教育成果展,赢得各国嘉宾的广泛赞誉。该展品极具贵州遵义仡佬族特色,绣娘根据24节气特点,在每个节气里绣制出不同香包,以纯棉布为底,凭独特技艺,让每件作品成为不可复制的文化载体。

手工刺绣车载香薰.jpg

《手工刺绣车载香薰》

《手工刺绣车载香薰》以苗族“蝴蝶妈妈”文化符号与蛇年专属吉祥纹样为设计核心,巧妙运用挑纱、和平绣、盘金绣三种传统技法打造外观;香气上从色彩视角出发,融入艾草、薰衣草等源自大地的植物芬芳,既实现视觉与嗅觉的和谐统一,又发挥醒目提神的功效。

民族风镂空锈团扇.jpg

《民族风镂空绣团扇》

《民族风镂空绣团扇》上绣有石榴图案,承载着彝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石榴果实籽粒繁多,在彝族文化里象征着多子多福,作品上的石榴图案象征着彝族同胞对家族繁荣的期盼。

IMG_1927.jpeg

《彝族三色漆器》

在8件作品的创作者中,张艳梅和陆永江不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还是国家级美丽工坊的创始人。美丽工坊是由中国残联、全国妇联联合发起的残疾妇女就业增收项目。项目在“十四五”期间,通过100家美丽工坊,辐射带动1万名以上残疾妇女就业增收。

微信图片_20241105154419.jpg

张艳梅(右二)和绣娘 受访者供图

微信图片_20241105154324.jpg

陆永江在刺绣 李思瑾 摄

在故宫这一代表中华文明高峰的文化殿堂,8件贵州文创作品作为“文化信物”,向社会展示贵州民族文化的魅力,也让残疾人朋友依托文创作品走进大众,用自强与不屈影响社会思想。

“非常震撼!”来自北京的参观者朱女士这样形容自己的观展感受。她仔细欣赏了这些来自贵州的作品,“很难想象这些作品是出自残疾人朋友之手。”朱女士说,这次展览刷新了她对残障人士的认知,“原来他们身上有无限可能。”

山西游客张女士看完苗绣、侗绣、蜡染、漆器等贵州文创作品,对贵州民族文化产生了兴趣,“一定去贵州旅游。”


上一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贵州各界引起热烈反响

下一篇: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政协机关党组传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视频点播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