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蒲新区,正在以“智”为核,向“新”而行。这里的企业,以智能发力,写出新故事。
走进贵州亮成电子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喧嚣的机械交响曲扑面而来,自动化丝印机、全自动数控精雕机、超声波清洗智能设备高速运转,全力冲刺第三季度订单目标。
作为一家深耕高端视窗触控玻璃面板领域的高科技企业,亮成电子的“视窗”早已嵌入现代生活的毛细血管。从掌中的手机、平板,到驰骋的车载屏幕、精密的医疗设备,再到智能家居的交互界面,其产品已成为信息世界不可或缺的“眼睛”。然而,支撑这双“眼睛”清晰洞察市场的,是企业生产线高达90%的综合自动化率——这串数字,是亮成电子智能制造的硬核注脚,也是亮成电子赢得稳定市场与充足订单的核心竞争力。
智能制造的澎湃动力,直接转化为数字。今年上半年,公司出货量已突破6000万片,产值超2.1亿元。
“智能升级不是选择题,而是关乎企业存续的必答题。我们不仅要跑得快,更要依靠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跑得远、跑得稳。”亮成电子生产经理李海斌介绍。
走进位于新蒲经开区的贵州财富之舟科技有限公司SMT表面贴装车间,各条自动化生产线正高效协同作业。在这里,工人只需进行物料核对、上料等基础工序,智能设备便自动完成后续的生产流程,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
“员工工作主要就是负责把手机上的物料进行核对以后装到贴片机上,如果物料有短缺了,及时补上接上就行,一个月电路板产能在150万片左右。”贵州财富之舟科技有限公司SMT车间生产主管李欢介绍。
作为新蒲新区电子信息产业的龙头企业,贵州财富之舟科技有限公司自2015年12月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耕智能终端设备研发制造领域,其产品覆盖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等多个领域。
“今年下半年我们将开启转型,把一部分产品转向国内市场,今年公司计划投入3000万元用于设备升级改造,截至目前已经投入了1000多万元,整个设备升级完成后生产效率会得到大幅提升,实现产品性能更稳,质量更优,力争2025年产值实现12亿元。”贵州财富之舟科技有限公司行政经理田景平说。
近年来,新蒲新区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围绕大数据、智能终端等产业精准招商,吸引了一批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电子信息产业链。与此同时,依托遵义酱香白酒产业优势,新蒲新区大力发展白酒配套产业,推动包装行业智能化、高端化发展。
作为一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贵州裕同包装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知名的专业从事酒类包装设计、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从纸张输送、印刷到模切、成型,全部实现自动化生产。2024年,该公司生产酒类包装盒超2000万个,实现产值2.2亿元,订单量持续增长。记者在生产车间看到,车间产线都在高速运行,一批批精美的礼盒即将“整装待发”。
在现场,公司总经理蒋才亮告诉记者,去年公司投入了2200万元用于设备改造升级。改造后,产能提升了25%,产品的稳定性和客户满意度得到了大幅提高。“目前在仓储物流方面更是实现了无人化作业。”蒋才亮补充道,智能化升级带来的效率与品质提升显而易见。
设备研发的不断创新是推动生产线智能化与产能提升的关键所在。在新蒲经开区环保产业园,贵州瑞铱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同样在智能制造的道路上大步前行。自2023年通过招商引资入驻以来,瑞铱机械凭借先进的技术和可靠的产品质量,在市场上声名鹊起。公司生产的机械设备涵盖了多个领域,从打码机、理瓶机到灌装机等,每一台设备都凝聚着创新的智慧和对品质的执着追求。
贵州瑞铱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总经理刘强告诉记者,装配一条高端制造成套装备需要的大小零部件超过3000件。“为确保装备质量稳定、性能可靠及成本可控,我们坚持核心部件的自主研发,不断提高创新实力。”在问及订单情况时,刘强信心满满:“根据在手订单测算,2025年几乎每周都有新装备交付,而且出口海外的比重持续加大。”
近期,瑞铱机械便成功拿下一笔来自阿尔及利亚的重要订单,一整条包含13台机械设备的果汁生产线。这不仅是对公司产品质量和技术实力的高度认可,更是智能制造在国际市场的一次精彩亮相。这些设备将搭载着“遵义制造”的名片,远渡重洋,为阿尔及利亚的果汁生产企业带去高效、智能的生产解决方案,助力当地产业升级。
从点亮信息世界的“眼睛”亮成电子,到赋能酒业包装升级的裕同科技,再到装备远销海外的瑞铱机械,新蒲新区各企业正以智能制造为笔,从自动化生产线的高歌、数字化管理的精准、智能化产品的远航,共同奏响工业向“新”力行的最强音。
新蒲新区,“智”造之路,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