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纳凉贵州行】避暑火了 村民回来了|安顺小山村清凉转型
来源:贵州日报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4日

吴海波选择搏一把。即使身背债务,他还是选择回到家乡。那是2024年,他的家乡——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把士村因清凉气候,迎来了全国各地避暑游客。村里开始热闹起来,民宿一间间开了起来。吴海波也下定了决心:回老家开民宿。


“最近比较忙。”7月22日,吴海波忙里偷闲和记者聊上几句。这位“得月民宿”主理人正在备战旺季。他的民宿总共有14间房屋,现已住满12间。客人来自全国各地,有的要在此住上一个月,甚至两个月。吴海波不仅为客人提供住宿,还提供一日三餐。


今年43岁的吴海波,从小在把士村长大,成年后到贵阳求学、工作,并将家人接到了贵阳,在老家留下了一栋面积600平方米左右的空置房屋。毕业后的他做过安装工人,进过工地,也卖过保险,兜兜转转,生活过得并不轻松。


image.png

2024年,他察觉到了老家的商机。村庄因清凉气候、优美环境,吸引了全国各地避暑游客到来。经过慎重思考后,他决定回到老家创业,向亲戚朋友借了10万元,加上自己多年积蓄,总共投入50多万元,将自家老房子改造成了民宿。


“作这个决定还是挺艰难的。”他说,2024年7月,民宿如期开业。一开始正值旺季,大量游客涌入,自己也小赚一笔。但很快旺季过去,民宿接待量锐减,进入冬季以后,游客更少了。


他开始担心:2025年夏季,客人还会回来吗?时间给出了答案。夏季来临,游客们又回来了,他的民宿再次住满了客人。今年短短几个月,他的毛收入超过12万元,除去人工、水电、食材等开销,他还把债务也还完了。


image.png

吴海波的选择,并非个案。


把士村距镇政府所在地1.5公里,现有756户2656人,村庄土地总面积有限,难以发展规模化种植,不少村民早年就外出务工,留下的大多是老人和一栋栋闲置的房屋。


“乡亲们增收的路子窄。”把士村党支部书记陈平说,一直以来,他们也在思考,如何更好地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他们想了很多,也尝试了很多产业。最终,避暑进入了他们的视野。


陈平告诉记者,2020年以来,安顺因凉爽气候和丰富的文旅资源,吸引了全国各地游客涌入避暑,其中,一些上海、江苏客人来到把士村,在村里询问是否有居住的地方,这令他们看到了商机。当年,他们动员村民将闲置房屋改造成为民宿,并由村委会为村民们进行贷款担保,让村民们发展民宿有了底气。


image.png

同时,村委会和一些旅行社展开合作,到村里的游客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夏季,很多游客就像“候鸟”一样“飞”回把士村。


“这里的天气太舒适了。”65岁的湖南长沙游客周志刚说,他已经连续3年来到把士村避暑,还带来不少新的朋友一同前来。


避暑经济让把士村民宿产业发展迅速。截至目前,村里共有34家民宿,床位数超过了600个。


数据显示,2024年,该村村民通过民宿产业,共增收约250万元,并带动周边种植、建筑、装修、交通、商超、就业等多个行业增收。


image.png

下一步,把士村将凝聚各方力量,让村内民宿产业抱团发展,不断扩大客源,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上一篇:生命没有演习,安全岂容试错!

下一篇:【避暑纳凉贵州行】21℃凉爽加持 安顺“避暑村”多点开花

视频点播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