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波:木雕非遗的创新传承者
来源:安顺市广播电视台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7日

在西秀区刘官乡周官村,有一位名叫鲍波的木雕非遗传承人。他与木雕相伴多年,在传承传统木雕技艺的同时,不断创新,为这门古老的技艺注入新的活力。

走进鲍波的工作室,仿佛置身于一个木雕的世界,展架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木雕作品,有古朴神秘的安顺地戏面具,也有融入现代元素的文创产品。地戏面具是安顺木雕的代表作品,其制作工艺复杂精细,选材、锯木、抛光、雕刻、上色,每一道工序都饱含着匠人的心血。

安顺木雕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鲍波:一张传统地戏面具往往需要30多把凿刀,刻上上万刀,再经过10多道工序,一件作品完成下来,需要耗费至少一周时间。手工制作的产品,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它会因为制作者当天的情绪而有所变化,这也是手工产品最大的魅力所在。

随着时代的发展,鲍波深知传统技艺要想得以延续,就必须进行创新。他将现代设计理念融入传统木雕中,创造出了以屯堡文化为主体、地戏为核心的一系列“屯雕”文创产品,如地戏面具挂坠、屯堡服饰书签、彩绘小脸子、木雕发簪、小脸子银饰、屯堡元素摆件等。这些文创产品一经推出,便受到市场的热烈欢迎。

安顺木雕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鲍波:传统技艺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发展和演变。我们要制作出符合现代人审美需求、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这样才能让屯堡木雕更好地传承下去。

2024年5月1日,鲍波将屯雕工作室从周官村老家搬迁至旧州古镇景区内。旧州古镇作为安顺的文化旅游胜地,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鲍波表示,将工作室置于景区内,就等于为屯堡木雕打开了一扇面向世界的窗户。在这里,游客们可以近距离观看木雕制作过程,感受传统手工艺的魅力。

游客 姚琴:像我今天刚来到屯雕的工作室,看到很多的新的文创产品,像这个小脸谱的话很容易上手,而且它也很小,带走的话很方便。我觉得很有创意。

除了产品创新和线下推广,鲍波还积极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媒体平台宣传推广屯雕工作室和屯堡文化。他在网络上发布木雕作品的制作过程和背后的文化故事,吸引了大量粉丝的关注和喜爱。

安顺木雕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鲍波:下一步,我会持续挖掘屯堡文化的深层内涵,将更多现代元素融入木雕作品,开发更多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的文创产品。比如,在设计上结合当下流行的简约风格,满足年轻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在功能上,推出更多适合日常生活使用的物品,像带有屯堡元素的家居摆件、办公用品等 ,让屯堡木雕真正走进大众生活。

鲍波凭借对木雕技艺的热爱和执着,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他用一把刻刀,雕琢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木雕艺术,让屯堡木雕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安顺市广播电视台记者:吴玲

编辑:冯浩

责编:丁世飞

编审:刘曾山


上一篇:平坝灰鹅以销定产发起“逆袭”

下一篇:贵州省第十三届中小学实验教学技能竞赛启动 多学科比拼展教师风采

视频点播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