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随征南大军进驻黔中的,还有朝廷从江南和中原地区调集而来的各行业能工巧匠。屯堡传统手工艺涉及各种门类,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四坊五匠”。早期“四坊”指的是碾坊(磨坊)、豆腐坊、油坊、酒坊;“五匠”指的是石匠、木匠(雕匠)、铁匠、剡(骟)匠、篾匠。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屯堡“四坊五匠”也在改变,如今的“五匠”多指石匠、木匠(雕匠)、铁匠、篾匠和银匠。
安顺地戏木雕面具(贵州图片库供图)
“五匠”都是行业专长突出的匠人。石匠是安家的先行官,把住房基础砌好后,接着垒石墙、刻石雕等。完成石工后,木匠登场,工作包括做门窗、制家具等。房屋建好后,铁匠随之出现,打造锄头、犁耙、镰刀等农用工具用于劳作。随后,为了方便生产、丰富生活,篾匠负责编造簸箕、撮箕、菜篮等竹编生活用品,银匠负责制作各种银饰和银器具。
安顺木雕手艺人在雕刻地戏面具(贵州图片库供图)
为了满足日常生活需要,碾坊(磨坊)、豆腐坊、油坊、酒坊等“四坊”逐渐兴盛,通常为手艺和质量都得到公认的家族作坊。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类匠人和作坊逐渐增多,比如补锅匠、补鞋匠、弹棉花匠等,后来还有糖坊、面坊等作坊。
屯堡匠人们坚持传承弘扬世代相传的手工技艺,体现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其中,屯堡石雕、银饰制作等远近闻名。
屯堡石雕既有石桥、石窗、石狮等大件作品,也有日常生活的小件器物,刀法细腻,形象生动。安顺文庙被誉为“石雕艺术的殿堂”,大成殿前一对高6米的龙柱,系整块巨石透雕而成,柱础为石狮,呈现出活灵活现的云龙造型,是国内罕见的古代石雕艺术精品。
来源/《当代贵州》2025年第11期
整理/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下一篇:人社部门辟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