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奋发有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篇章——写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
来源:天眼新闻    发布日期:2024年10月01日

时间,是载今记往的刻度,衡量发展的标尺。


75年前的10月1日,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升起,新生的共和国迎着朝阳出发,一路披荆斩棘、凯歌行进,铸就激荡人心的东方传奇,赢得令人惊叹的大国荣光。75年后,鲜艳五星红旗迎着又一个10月1日的第一缕阳光,在神州大地升起。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国庆当天,激昂国歌声响起,一面国旗从贵州毕节黔西市化屋村村委会广场升起,村民们身着节日盛装,面容庄重自豪,紧随那抹红行注目礼,为祖国生日献上祝福。


从“石旮旯里刨苞谷,哄饱肚皮不赚钱”到“百里画廊声名远,产兴业旺日子甜”,沐浴时代雨露春风,化屋村兴产业、筑通途、搞旅游,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万元。

791528-化屋村又名“化屋基”,意为“悬崖下的村寨”,曾是个“交通靠走,通讯靠吼”的深度贫困村,贫困发生率63.6%。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一系列惠民政策持续精准发力,化屋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旅游设施不断提档升级,在悬崖之上建设了化屋度假营地,增设了滑翔伞体验项目,让游客从空中俯瞰乌江源百里画廊优美的山水.JPG

黔西市化屋村风景美如画。祁德超 摄


大国小村的嬗变,折射伟大时代的灿烂光辉。


75个春夏秋冬,27300多个日夜,恰似一串串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音符,汇聚成为伟大时代的旋律。从“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从发展滞后到追赶跨越、从交通闭塞到万桥飞架,贵州所发生的历史性巨变,是新中国75年来伟大成就的缩影。


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必然有呵护梦想成长的厚重土壤;一片感恩奋进的热土,必定会迸发追山赶月的磅礴力量。贵州向前迈进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关心厚爱,离不开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全省各族儿女的团结奋斗。


历史不会忘记,人民永远感恩。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心系贵州发展、情系贵州人民,多次对贵州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两次亲临贵州视察指导,为贵州发展指明前进方向、提供根本遵循、注入强大动力,指引贵州各项事业大踏步前进。


牢记嘱托铸忠诚,感恩奋进再出发。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篇章击鼓催征,“经济兴、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愿景激荡起新的奋斗豪情,黔贵大地生机勃勃、气象万千。



锚定“经济兴”的发展坐标,矢志坚持贵州高质量发展与全国现代化建设同频共振,75年奇迹如歌,我们努力在主动服务国家战略中作出贵州贡献,在深度融入国家战略中赢得贵州发展。


8月29日,一句“开工”号令下达,挖掘机长臂挥舞、工程车汽笛长鸣,贵州历史上投资最大的产业项目——毕节磷煤化工一体化项目破土动工,彩烟在空中绽放,掌声如潮经久不息。


作为贵州倾力推进的“富矿精开”标志性工程,毕节磷煤化工一体化项目总投资达730亿元,由青山集团携手华友控股、华峰集团打造,将有力助推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

791712-2024年8月29日,贵州毕节磷煤化工一体化项目启动仪式现场彭资竣摄(5).jpg

8月29日,毕节磷煤化工一体化项目启动。彭资竣 摄


以新型工业化为牵引做强工业支撑,推进“富矿精开”,着力打造“六大产业基地”,这是在主动服务国家战略中作出贵州贡献的题中之义,也是在深度融入国家战略中赢得贵州发展的路径所指。


75年关山飞度,合着共和国节拍激越前行,贵州成长为“西电东送”主战场、“东数西算”枢纽节点;全省生产总值从1949年的6.23亿元跃升到2023年的20913.25亿元……一项项振奋人心的成绩,勾勒贵州巨变,映照与国家同频、与时代同行的初心。


发展的主战场,贵州儿女苦干实干。


全球每7把吉他,就有1把产自贵州;全国电动汽车,每3辆就有1辆的电池用了贵州磷元素;全国1/3以上的中高端钢丝绳、4/5的湿法净化磷酸、1/4的高品质磷肥在黔生产……沐浴时代春风,贵州优势产业拔节生长,高质量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


比拼的新擂台,贵州人民豪情满怀。


贵州盛义信能源盘州煤-焦-化-综合能源循环经济项目开建;吉利汽车贵阳制造基地首款纯电车型投产交付;贵州黄桶至广西百色铁路火热施工……从传统产业老树新芽到新兴产业蔚然成势、开放之门越开越大,高质量发展主旋律激荡起黔山贵水奋斗壮志。


击水三千,扶摇九万。奔跑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的贵州,深度锚定“经济兴”的发展坐标,矢志追求三次产业结构合理,发展动能强劲,努力实现存量盘活、增量引领、能量增强、总量做大、质量提高,推动经济实力、内生动力和发展竞争力显著增强。


加快构建富有贵州特色、在国家产业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现代化产业体系,“3533”产业集群、“六大产业基地”建设、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徜徉今日之贵州,一个个“贵州热词”跃动发展脉搏,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的宏阔气象已然铺展开来。

742719-“蛟龙出海”.JPG

福泉市瓮福磷矿穿岩洞矿露天采场。雷云前 摄


自强不息的贵州,“富矿精开”落子有声——


走进贵州磷化集团瓮福磷矿白岩矿区穿岩洞矿段,采矿设备有序运作,运输车辆来回穿梭。350万吨的设计年产量,使其成为贵州磷化集团现代化肥、精细化工和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矿石供给的主要来源地,也是中国目前产能最大的现代化单体露天磷矿山。


敢为人先的贵州,“中国数谷”直上青云——


科幻片《流浪地球2》、动画片《熊出没·伴我“熊芯”》……作为南方最大的影视剧制作渲染算力服务中心,贵州累计为3600余个影视、动漫和游戏项目提供数字内容渲染算力服务。勇于“跳起来摘桃子”,贵州智算芯片达11.05万张,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躬身入局的贵州,“开放名片”越擦越亮——


高扬开放旗帜,数博会、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酒博会等一批知名展会和论坛相继诞生;“一局四中心”开放门户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蹄疾步稳……借“水陆空铁”全面出山,奋力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高水平开放之声正响彻贵州大地。



砥砺“百姓富”的发展初心,凝心聚力促进物质富足和精神富有协调共进,75年正道沧桑,我们努力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定人民立场让各族儿女在高质量发展中共享高品质生活。


瓜果蔬菜清新香甜,谷物稻穗色彩缤纷。9月22日,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贵州主会场活动举行。如何当好带头人做优农产品品质?如何联农富农助农增收?……农民代表、“头雁”代表走到台前畅叙心声,一言一语是贵州热烈而生动的乡村振兴故事。


75年砥砺前行,随着大国减贫的铿锵步伐,黔贵大地迎来巨变:92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92万群众搬出大山,曾经贫困县、贫困村,今朝产业兴、环境美;万桥飞架、大道纵横,“千沟万壑”变成“高速平原”,支撑贵州走出大山、走向世界;18.5万公里农村公路,成为群众家门口的致富路、幸福路、连心路、振兴路。

800708-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贵州活动.JPG

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贵州活动。朱进 摄


过去,交出一张赤诚为民的亮丽答卷。未来,持续一场造福人民的追赶之旅。


新征程上,作为全国现代化任务最重、挑战最大、困难最多的省份之一,贵州锚定“百姓富”的愿景,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进一步丰富富、学、乐、美“四在农家”建设内涵,持续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


产业就业,托举幸福生活。


乡村产业振兴,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撑,贵州聚焦品种、品质品牌,做足“土特产”文章,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赫章县雉街乡大凉山村,养殖大户带领村民养殖蛋鸡、生猪、牛羊,今年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有望突破50万元。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贵州实施“六六就业稳岗计划”,把就业工作放在心上更抓在手上。“参加电工培训班后,我拿到了技能等级证和特种操作证。”三都水族自治县凤羽街道城南社区易地搬迁安置点,杨再敏通过培训实现就近就业,赚钱顾家两不误。


教育医疗,增强幸福质感。


坚持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贵州持续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缩小区域、城乡、校际、群体间差距。“送孙子上学就过条马路的事情。”见过老家3个多小时的上学路,晚辈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镇宁自治县景宁小区56岁的杨绍华忍不住称赞。


着眼解决群众“看病难”,贵州实施“七个专项行动”,建成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专业高效治疗。“20多年前开刀取结石缝了13针,如今的手术并未见伤口,术后第3天就可出院。”患者吴绍媛的感慨,道出医疗无虞的安心。


745603-5月4日,在贵州村超球场比赛结束后拍摄的烟花秀。.JPG

村超球场比赛结束后拍摄的烟花秀。王炳真 摄


文化璀璨,精神爽气昂扬。


“黄小西,吃晚饭”风靡网络,长征文化双子星——“红飘带”和《伟大转折》交相辉映,“村超”“村BA”火出国门,“路边音乐会”精彩不断,溶洞音乐周“别有洞听”……


贵州大力实施红色文化重点建设、阳明文化转化运用、民族文化传承弘扬、屯堡文化等历史文化研究推广“四大文化工程”,加快建设多彩贵州文化强省,“文化千岛”绽放时代之光,文化的创新创造活力动能澎湃。



厚植“生态美”的发展底色,奋笔书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75年风华正茂,我们努力作答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时代命题,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贵州智慧、贵州方案。


“参观博物馆后,我了解到‘爱国汞’的故事。从以前的‘卖资源’到如今的‘卖文化’,万山城市的转型十分不易。”上海游客张玉松游览忍不住感慨。


铜仁万山,曾以“汞都”闻名天下,随着资源枯竭,当地积极探索,勇攀绿色阶梯、借力生态转型,实现资源枯竭的城市浴火重生、凤凰涅槃。


749046-悬崖游泳池。.jpg

万山汞矿公园悬崖游泳池。江杰 摄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75年勤耕不辍,作为“两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贵州积极扛起祖国绿色版图中的“上游责任”:持续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3%,世界自然遗产全国最多,动植物种类全国第三,中心城市空气质量保持优良,主要河流出省断面水质全部优良。多彩贵州,山清水秀。优良生态环境成为贵州最大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


肩负“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的如山使命,贵州朝着“生态美”目标,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六个出新绩”,奋力在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中走前列作示范。


建设生态文明,筑牢绿色屏障。


一江碧水、一艘小船,乌江之上,卢锡永、冉戌英夫妇义务守护“母亲河”,一干就是30多年;以林为家、以树为伴,茂林之下,护林员陈正华坚守万亩林海,一守就是25年。


护绿与植绿同步。从2015年开始,每年春节假期后上班的第一天植树造林,成为贵州各级干部的第一件事。党员干部率先垂范,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全省植绿护绿蔚然成风。


多彩贵州,绿意盎然。南明河水清河畅,贯城河揭盖复涌;治理地球“癌症”,全省石漠化面积近十年来减少了一半;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创建环保法庭,成立生态产品交易中心,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开展林业碳汇、碳票等试点,举办了12届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持续向世界发出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声音。


776487-2024年7月14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巩县大有镇下溪水库,蓝天白云,绿水青山,如诗如画。(3).jpg

黔东南州岑巩县大有镇下溪水库,蓝天白云,绿水青山,如诗如画。胡国鑫 摄


绿色低碳发展,厚植强劲动能。


一根竹子被塑造成电子产品缓冲内托、蛋糕托盘、环保餐盒,用完后可完全降解于土壤,回归自然。小小刺梨树,防风固沙,成为喀斯特山区生态治理的“先锋树”。


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贵州牢牢守好“绿色门槛”,加快绿色低碳发展,对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提高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推进“电动贵州”建设,不断提高发展的“含绿量”降低“含碳量”。


促进“两山”转化,激发生态活力。


“这几年,村里变化好大,环境越变越好,每年夏季游客络绎不绝,大家更珍惜村里的生态环境了”,梵净山脚下,优良生态环境让云舍村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


大娄山深处、赤水河流域的习水县仙源镇,依托冷凉气候“独有天时”,每年吸引5万人以上避暑客人,成为高山上的“避暑城”。


“森林康养+”业态,露营、徒步、采摘、研学、探险等,让“凉资源”变“热产业”;林果、林禽、林菌、林药、林蜂等林特产业,森林资源变成“绿色银行”。


今日贵州,人民群众徜徉于碧水蓝天下、“淘宝”在青山绿水间。绿水青山释放水库、粮库、钱库、碳库综合效应,成为贵州人民的“幸福不动产”“绿色提款机”。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上一篇:微视频丨点点心愿汇聚成光

下一篇: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祖国!

视频点播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