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早上8点,尽管是在有“温室”之称的四大寨乡落城村,深秋的早晨已然有了阵阵的寒意。村支书付思美准时走进村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村里大喇叭的电源,插上U盘,顿时,“脱贫攻坚是硬仗,家喻户晓要记着,金秋五谷装满仓,千家万户喜气洋,决胜脱贫攻坚战,不达目标不收场”的悠扬山歌声就传进落城村的千家万户。
“用山歌来宣传脱贫攻坚政策,我们喜欢,老百姓更高兴”,付思美告诉我们:“原来我们给大家宣传政策,但由于文化底子薄,好多东西讲不清楚,老百姓不满意,我们自己也压力很大”。
落城村委会外,正在蔬菜基地里摘菜的罗四妹很开心:“以前村里发的宣传本子也很好,但劳动一天,回家就想休息,根本都没心思看”,“现在好了,边听山歌边工作,不但轻松,各种政策也让人听得明明白白。”
脱贫攻坚山歌是紫云县委宣传部通过多次调研座谈后,所采取的一种全新的宣传方式,主要目的是以紫云本地喜闻乐见的民间山歌,融入脱贫攻坚的相关政策,再通过声音这一媒介,让党的政策传遍千家万户,入耳入心。
“我们本地的群众主要以苗族、布依族为主,他们对山歌可以说是情有独衷。通过老百姓最喜欢的文艺形式,把山歌与脱贫攻坚政策融合,利用村委会的大喇叭,同时发动驻村的脱贫攻坚队员,组成山歌宣传队的“轻骑兵”利用摩托车,走村入户,把党的政策带进大喇叭覆盖不到的村寨。”紫云县委宣传部文产办主任田湘林介绍说。
有时由于村与组之间的距离较远,贫困户较多且居住分散,“大喇叭”唱出的歌声有的组听不到,轻骑兵工作队员用上了电动摩托车,从以前“两条腿”变为“两个轮”,大大缩短工作队员宣传的时间,进一步拉近工作队员与群众关系,也不断提升工作队员在群众心中的形象。现在用电动车进村进组宣传,提高宣传效果、提高群众的满意度,我们的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群众满意度也提高了”落城村支书付思美说道。”
离开落城村时,罗四妹开心地告诉记者,大喇叭里的山歌她都会唱一些了,说完开口就唱了起来:“脱贫攻坚是战役、大力宣传不放松;思想立场两到位,决胜脱贫有盼头。脱贫攻坚摆战场、宣传力度要加强;上下拧成一股劲、舒畅山歌到处扬”。
外宣记者: 涂文俊 刘庆 紫云台 报道